廣東陸豐自來水錳超標12倍 三年前曾遭曝光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8月5日訊】近日,廣東省陸豐大安鎮居民被告知暫停飲用自來水,因為當地的自來水受到重金屬錳的嚴重污染。當局8月2日發佈的一份告示顯示,自來水廠供水的錳含量突然嚴重超標12倍,調查結果尚未公佈,錳含量超標原因不明。而該地區自來水錳含量超標的問題在三年前就曾被媒體曝過光。

據廣州日報消息,在大安鎮區農業技術服務站,貼著一張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相關介紹。其中第7項「錳」被人用筆突出,在「超標危害」這項文字下,還用黑色下劃線標識。

居民王先生說,這兩張都是在8月2日張貼的,根據張貼人員的說法,水質不能達標的原因就是水源中的錳嚴重超標,而錳超標,像大安鎮這樣小的水廠根本無法處理,所以只能緊急告知居民,讓居民不要飲用自來水。

大安自來水廠廠長陳波向當地媒體出示了一份8月2日由陸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 報告:「根據檢驗報告的檢驗結果,你單位此次抽檢的生活飲用水所檢項目中出廠水和末梢水錳均為1.2m g/L,出廠水細菌總數為230cfu/m L,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 B5749-2006),其餘檢測項目均符合該標準。」

2007年由中國國家標準委和衛生部聯合發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錳含量為0.1m g/L。這也就是說大安水廠自來水錳1.2m g/L的檢驗結果是國標的12倍。

據悉,當錳的質量濃度超過0.1m g/L,會使飲用水發出令人不快的味道,並使器皿和洗滌的衣服著色。如果溶液中二價錳的化合物被氧化,會形成沉澱,造成結垢。當錳的質量濃度超過0.02m g/L,就會在水管內壁形成一層被覆物,並隨水流流出,造成黑色沉澱。

大安鎮約有一萬居民,此前有居民發現,家裏裝水的水桶的底部和內壁都有黑色的不明沉澱物。大安自來水廠的取水點在汕尾漯河的中下游,在被發現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後、居民飲水告急後。

其實陸豐大安自來水錳超標的問題在三年前就曾被曝過光。汕尾日報在2006年9月的一則報導,顯示早在2006年8月23日對陸豐市大安鎮安博村水質檢驗就發現了錳含量超標。

這則報導稱:陸豐市大安鎮安博村村民都在飲用淺層的地表水,水質污濁,有異味,但從未對水質進行過檢驗。後來檢驗發現,7份水樣水質「均不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範》的標準,主要問題是水質呈酸性和錳含量超標。」

陸豐市大安鎮共轄有5萬多人,有兩個水廠,分別是大安水廠和南溪水廠。「錳超標」的大安水廠屬於較小型水廠。是上世紀80年代,由大安村一些外出人員和鎮政府共同出資建設的,是屬於非營利性質的水廠。主要是供給大安鎮鎮區一萬多居民。

由於不能飲用自來水,造成當地居民搶購桶裝水,導致商家哄抬桶裝水、淨水的價格。
  
錳是一種灰白色、硬脆、有光澤的金屬,是地殼中較為豐富的元素之一,常和鐵結合在一起。由於錳較難氧化,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錳的質量濃度可以達到每升幾毫克。人過多飲用了錳含量高的水後,會危害中樞神經系統。具體表現在出現頹廢、肌張力增加、震顫和智力減退等中毒症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永揚地下水污染水庫?環團促釐清
洪水污染水源導致疫情 桂學生染病住院
永揚地下水污染水庫 台環署要查
組圖:瀕臨毀滅的十大歷史遺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