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筆天下】臧山:權力堵塞的城市

臧山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訊】在香港看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滿場觀眾看得莫名其妙,只有我和太太大笑不止。因為那個講文革時期少年故事的電影,引起了我們不少回憶。小時候在北京住過好幾年,對那個時候的北京很有好感。雖然文化大革命時期對很多人來說都有很多痛苦記憶,但對小孩子來說,並沒有感受到什麼革命和文化的壓力。供應豐富,治安絕對良好,街上從沒有見過要飯的乞丐,也從沒有遇到過任何小偷。

記得七零年代搬回南方,在武漢的漢口車站旁邊的餐廳,半個小時內平生第一次見到一群乞丐,也是第一次見到小偷,不禁大為吃驚。在南方,第二件讓我吃驚的事情,是到市場買肉和魚都要票據,甚至雞蛋和豆腐都定額供應,而這些在北京都沒見過。後來在大陸走的地方多了,才知道中國其實不是一個國家。北京、上海和廣州是第一世界,大中城市是第二世界,鄉村完全是第三世界,而西部的農村更是「第六世界」。

今年8月11日,北京市召開「全市村莊社區化管理工作推進會」。根據部署,到明年北京所有城鄉接合部地區的村莊都要實現封閉式的社區化管理。從四月份率先開始封閉管理試點的大興區,據說110警情和刑事發案同比分別下降46.7%和73.1%,村內居民對治安狀況的滿意率達88.5%,生活環境滿意率達95.5%。根據官方的資料,北京實際常住人口總數為1,97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246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726.4萬人,其他流動人口(包括訪民)未計入內。北京市的計畫,是通過封閉管理,使北京人口在2020年減少到1,800萬。顯然,北京的計畫是通過封閉管理,趕走外地的窮人,重新回到七十年代「路不拾遺」的年代。

為什麼外地人非要擠入北京?因為北京不同於其他的首都,中國也不同於其他國家。在北京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有更好的社會福利,有更滿的「文化溢價」,不過造成這些「北京優勢」的,主要是權力而不是其他,這和七十年代北京人可以不受限制購買雞蛋豆腐都是一樣的。

從北京北邊出城的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車,最近兩天成了全世界的大新聞,西方媒體大多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調侃,然而我看到的卻是權力的堵塞。通過北京的高速公路總共有十二條,比處在地理中心位置的鄭州和武漢都多出一倍。從中國東北到中國北部和西部,必須經過進入北京的高速公路,而這種羅馬大道或者是秦朝大道的模式,並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是政治權力的需要。

中國是一個以權力為核心的社會,無論政治、經濟、文化等等社會基本內容,都圍繞權力而高速運行。所以京藏公路堵塞的不是車輛,而是權力。而中國人說,「沒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有朋友補充說,其實中國最有錢的家族都在北京,因此也是「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錢少」。這是一個權力壅塞的城市。◇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汽車爆增 北京成世界最大「堵城」
京藏高速大堵車 預計持續到9月中旬
京藏大堵車 看中國經濟高增長之痛
陝西警察進京抓作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