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親近網上陌生人 事無鉅細皆暴露

家長應關注子女網上活動 避免成罪犯目標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文山,李丹多倫多報導)幾個大學生間諜假扮成十幾歲的孩子在臉書上發佈假的信息,表示要結交新朋友,結果只有兩個人拒絕,其他的青少年都在網上詳細地透露了他們的個人信息和照片,還有35個人邀請他們去家裏玩。

科技日新月異與普及,青少年不僅可透過網絡接收不良信息,也因為在網絡上過多暴露個人信息而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針對成年人士人的網上犯罪和網絡欺詐也越來越猖狂。教育界和警方都呼籲家長要聆聽子女心聲,更應時刻留意子女在互聯網一舉一動,避免他們成為罪犯目標。

青少年在網上暴露太多信息

Nova Scotia鎮的警察說,通過幾個學生間諜的幫助,他們發現十幾歲的孩子在上網習慣上有一些令人擔心的問題。特魯羅(Truro)警察服務中心聘請了四個大學生假扮成十幾歲的孩子在臉書上發佈假的信息。

他們假扮成剛來到這個地區,這些假扮的十幾歲的孩子訪問了特魯羅地區不同的中學興趣網站,要與296個學生交朋友,這些學生的年齡從12至17歲。

警方表示說這些年輕學生提供個人信息的熱情讓人擔心。只有兩人拒絕了,其他人提供了家庭電話、住址、他們獨自在家的情況、他們將會去哪裏。所有這些信息都伴隨著照片,有些孩子提供吸毒和喝酒的照片,有些孩子穿著比基尼。35個學生邀請他們的「新朋友」去家裏玩。

泰勒說戀童癖者會利用這些容易得到的信息。他說:「他們會利用這些網站作為一種收集信息的方法」。

一名臥底學生說他還沒問,這些孩子就透露了他們的個人信息。他說:「我們還碰到一個孩子,她說她的父親是皇家騎警。這可能有點危險,因為我可能是一個不喜歡警察的人。」

西安大略大學的二年級學生辛迪暑假在電視台工作時,節目中請來的客人跟她閒聊時,表示知道她是2年級的大學生,他們從網上找到了她的信息。嘉賓知道她年紀小,給她造成了一種年齡差的壓力,不利於做節目。

辛迪因此把放在網上的信息刪除了很多。她表示小時候大家都那樣做,沒想過會有甚麼問題。在大學裡看到一些年紀較大的朋友取消,或對個人信息加以保護,也沒意識到有多嚴重。

辛迪認為年輕人缺乏足夠的認識,就算從不同渠道聽說這樣不安全,也不一定會想到對自己意味著甚麼,等意外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知道嚴重性。

家長要關心子女的網絡活動

約克區警方針對兒童罪案調查組高級探長姬達妮茲(Alison Cattanach)透露,涉及未成年人士為受害人的罪案,有逐年上升之勢,所涉罪案包括虐待兒童、性侵犯未成年人士、將兒童放置在危險環境如大麻屋,而較令警方關注的是涉及互聯網罪案,如網上誘拐青少年及兒童色情照片等。

虐兒調查組探長托尼辛(Anthony Torresan)稱,有調查顯示,每5名家長中就有1人擔心子女瀏覽網站時的安全,有家長關注子女透過互聯網聽音樂、與友儕聊天及玩遊戲之餘,會否看到一些意識不良色情照片。

他指出,家長在防止青少年子女成為罪案目標上起關鍵作用。托尼辛認為,只要家長們多聆聽、多留意子女上網的一舉一動,且在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時,與子女多溝通,必要時報警求助,可有效避免子女墮入罪犯陷阱。

多倫多教育委員陳聖源表示,20年前,大人們會告訴孩子不要在大街上和陌生人隨便說話,不要搭陌生人的車。但現在情況變了,現在網絡發達,交流溝通方式越來越多,網上也會碰到陌生人,我們要告訴學生在網上和人交流時,同時也保證自己的安全。

他指出,學校總是儘量確保孩子使用網絡和電腦時安全。學生在校內時,學校可以對上網內容進行控制和監督,會告訴學生上網碰到陌生人或收到陌生短信內容時,不要輕易相信。總之,在當前網絡技術的社會,要讓孩子保證自己安全。

陳聖源同時也指出孩子回家後,家長要注意孩子上網時在幹甚麼,孩子上網時,一定要把電腦放在自己可以監控的範圍。特別是孩子還小,一定要限制上網和用電腦。可以在電腦上安裝一種軟件,防止孩子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

雖然這一點對有些家長來說有點困難,因為許多家長成長的年代沒有電腦,因此不像現在的年輕人對電腦那麼熟。總之,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對孩子要負起責任。

他表示學校會告訴學生要信任家人,有了問題或想說說自己的想法,可以找長者、老師或校長談,並不是說甚麼人都不要相信,而是要確保信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碰到陌生人時,一定要小心。

陳聖源又強調,熟人較易向無辜兒童「埋手」,主要是他們容易獲取受害兒童及其家人所信任。他舉例稱,多年前一名冰球教練涉及多宗侵犯兒童案,而受害男童隨他學習冰棍球,涉案男子就是利用信任及權力去侵犯他人。

相關新聞
謹慎小心  網絡安全第一要訣
網絡欺凌蔓延 青少年上網安全引關注
加人上網首次超電視 網絡安全引關注
維護網絡安全須多加防範措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