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訪美 台智庫:中美核心利益大不同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針對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應如何看待及因應,新台灣國策智庫18日舉行「胡錦濤訪美與台美中三角關係」座談會,智庫研究員劉世忠指出,雙方在很多議題上因核心利益不同,短期內難以解決。前駐美代表吳釗燮認為,這次雙方會面觸及的重點,胡錦濤希望降低美國戰略圍堵中共的態勢,也希望保護它的經貿利益。

劉世忠指出,胡錦濤訪美,人民幣升值3.2%、說服北韓暫時自制、承諾改善智慧財產權、恢復美中軍事交流(蓋茨訪北京)等,多屬戰術層面、且被動而容易被推翻。同時,中共面對氣候變遷、伊朗制裁、朝鮮問題等拒絕承擔責任,而對台灣議題、人權議題、中共軍力擴張等,雙方也因核心利益不同,短期內難以解決。

吳釗燮認為,這次雙方會面觸及的重點,胡錦濤希望降低美國戰略圍堵中共的態勢,也希望保護它自己的經貿利益,因為知道經濟成長下降問題它沒法處理。而美國關心北朝鲜問題、中共軍力透明化、美中貿易不平衡、中國操控人民幣及中國人權問題。

吳釗燮表示,胡錦濤訪美,中共可能再重申美國應尊重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核心利益。他指出,看到美中對立不斷升高,台灣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安全問題;然而,去年台灣通過的軍事預算卻只占GDP (國民生產總額)的2.6%,這與馬政府當初承諾落差太多,中共對台灣在國際參與的打壓毫無鬆手,台灣的安全問題將日益嚴重。

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陳文政也表示,中共研發與試飛殲20戰機及對台灣部署的導彈數量持續增加,顯示政府認為兩岸政治和解,可以和緩軍事上的對峙,是對於中共與其武裝鬥爭的本質缺乏認識。

陳文政指出,台灣以前導彈還較占優勢(1比0.7),但去年台灣制空戰略已被中共追上(1比1.84),在2020年對台部署的導彈將增加到3,600枚(1比6),未來台灣面對中共軍事的節節進逼、挑戰,台灣的國防亟需重振戰力。

劉世忠提醒胡錦濤可能藉由美中關係操作台灣議題,例如,強化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宣傳;透過美中交往向華府表明F16-CD戰機是美中關係的「紅線」;透過對美國國會遊說與重量級議員選區採購手法,透過國會向行政部門施壓、檢討對台軍售政策等。

他呼籲,政府應確保「歐胡會」不致出現聯合聲明或媒體聲明,使中共片面做出傷害台灣主權與利益的言論,如有政府應積極澄清表明我方立場;政府應強烈要求美國必需根據台灣關係法,持續提供台灣必要的防禦性武器,並強化對美國國會的遊說,以及更積極的要求中共改善人權。

智庫執行長羅致政表示,不同於歐巴馬上任之初的和緩,美國對中共態度已轉趨強硬,所以美國戰略調整為「重返亞洲」。他認為,台灣問題的重要性,不因為兩岸的關係而不重要,相反的,隨著美中關係變化及結構性的調整,未來台灣戰略的選擇愈來愈重要,未來台灣戰略的角色、立場要做好定位。

相關新聞
胡錦濤訪美 大陸民眾盤點「國家大事」
胡錦濤抵美 千億訂單買「國事訪問」
胡錦濤訪美 眾院議長拒參加國宴
台灣外銷訂單本地生產創新高 大陸占比降新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