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麻糬

湘宜

人氣 20
標籤:

小兒子放學後很興奮的邀我一起做麻糬,因為在學校裡老師親自示範傳統客家麻糬的教學,特殊美好的口感,每人卻只能分享一點點,讓他深感意猶未盡,他詳細的跟我講述麻糬的製作過程,並且央求我趁著週末上街購買圓糯米──黏性比長糯米好,並跟隔壁的王婆婆借來搗米用的小石臼,我也趁機告訴他煮糯米飯要比白飯少放一些水,若要求更有嚼勁則可以用蒸煮的方式處理;準備就緒後,兒子隨即當起廚師發號施令,看著他得意洋洋的一邊回憶一邊操作,那認真的模樣真的很可愛!

當糯米煮熟後趁熱放進石臼裡,石製的臼杵握在手中還真有些重量,我們輪流搗米,直要搗到不見米粒為止,搗完米兒子不忘將遊戲與技藝結合,站在椅子上模仿自由女神的模樣,高高舉起沾著白色麻糬的臼杵,一會兒又將石臼拿在嘴邊作出彷彿品嚐冰淇淋的調皮模樣,笑聲在廚房中洋溢著……

搗好米之後將整團的麻糬放進由花生粉和糖粉混合的盤子裡,用筷子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進食,兒子又別出心裁的取出黑芝麻粉和黑糖,也是不錯的口味,全家愉快的吃著自己做的麻糬點心,真的感覺特別美味!

一邊吃著的同時,回想起去年讀國中的哥哥也是在學校裡學習炒米粉,拿著食譜就請我上街照單採購,那時候由哥哥掌廚,有模有樣的炒了一盤色香味具全的米粉,一會兒工夫就吃得盤底朝天,美好的滋味很讓人懷念,廚藝的探索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愉快的經驗,也讓我們愉快的度過歡欣的親子同樂。

料理三餐時,經常為了變換菜色傷腦筋,若是做好的菜餚不被家人認同與支持,還真會讓人鬱悶老半天,很希望偶爾拉著孩子一起下廚,一起參與烹煮的過程,因此對於這樣的任務我是求之不得。在完整的複習中孩子清楚的記下整個製作流程,肯定能更有效的提升教學成效,同時擁有一份成就感,也學會一些烹飪的周邊常識。角色互換後希望他們能體諒做菜的辛苦,不再那麼挑剔食物,學習自己作菜作點心,享受的是自己動手的成果與不同的生活樂趣!@*

相關新聞
壓抑憤怒情緒?當心孩子變成小暴君(上)
「你怎麼了?」用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3)
「你怎麼了?」用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2)
「你怎麼了?」用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