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吳舒欣

人氣 13
標籤:

以前我也非常討厭警察,時常站在馬路上跟警察爭吵,越吵罰單越多。二十五歲發生車禍時,撞到我的車主肇事逃逸,當時的警察一點也不肯盡全力辦案,草草了事,讓我更加痛恨警察。

但隨著年紀增長,每次深夜回家,都還看到警察在各大馬路臨檢,對人態度總是客氣,我開始感受到他們的辛苦。

又看到新聞上有名年輕警察被歹徒射殺,不幸全身癱瘓,成為各醫院不願意接收的人球。辛苦熬大夜班,冒著生命危險出生入死、槍林彈雨,卻成天遭民眾謾罵、攻擊,這讓我更加覺得警察真的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如果自己的父親、丈夫、兄長是警察,人們還會這樣敵視警察嗎?

太多台灣人總是急著謾罵,卻忘了其實對政府、社會、他人偶爾還需要一些「鼓勵」,讓社會多些正面肯定的聲音。

真正讓我對警察改觀的,是有一次丈夫的下屬酒醉毆打了一名警察,移交士林地方法院,丈夫的同事們都很擔心,卻無從處理。

我捨不得丈夫這位認真的下屬前途就這樣被葬送,不斷苦思解決方法,後來我打電話給該分局的警察同仁,低聲下氣跟他們道歉、說明我們的立場,才順利拿到被毆打警察的手機號碼,打了電話給他,他雖感訝異,卻耐心聽我說話。

我心想,這名警察應該是個可以溝通的好人,或許可以再努力試試看。

接連兩天不斷傳短訊跟他道歉:「我相信當警察的人都是好人,請你原諒那名衝動的年輕人!」後來,這名警察竟願意撤銷「襲擊警察、妨礙公務」的告訴,丈夫下屬終於被釋放。

說話越用力,態度越硬,越無法溝通;唯有溫和的態度與表達,人們才會把話聽進去。

此轉變讓我明白了,警察也是人、具有人性,只要站在他們的立場跟職責去思考,謹守「不違法」、「尊重」的原則,警察怎麼會是民眾的敵人呢?

這一課突然讓我成長了許多,若能待人處事都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又何來憤怒、委屈、仇恨呢?@(待續)

摘編自 《擁有,其實是另一種失去:其實,苦與樂,擁有與失去,都是同一件事》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相關新聞
巴曲花精情緒密碼:自我治療
心靈隨筆:靜觀人生
從職場看世間:感受談話的內涵
明天,我該如何更美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