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救急「溫跑跑」 專家:越打越跑路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溫州老闆「跑路」風波愈演愈烈,據統計目前已有90多家企業老闆欠債逃跑、涉及資金近200億元人民幣。溫家寶近日率領大批財經高官赴溫州考察,稱整頓民間借貸,但有專家指,應該開放健康的民間金融。知名經濟學者曹思源表示,政府長期壓制民營企業,而私營對中國經濟的健康不可或缺,是中國經濟的真正命脈,政府應該扶持。

曹思源:私有是中國人民的

德國之聲報道,據估計,中國的中小型私營企業僱傭了中國80%的勞動力,創造了中國一半以上的經濟產出,中小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命脈。曾領導起草中國《破產法》的北京思源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負責人曹思源認為,中國金融業一直不允許有非國有經濟介入,中小企業在貸款當中是一個弱勢群體,貸款本身成本高,風險大,融資亦難。

曹思源說,私有經濟沒甚麼可怕的,人類五千年都是靠私有經濟發展至今,銀行業就如同工業、農業一樣,應允許非國有經濟的存在。目前中國的主要經濟為既得利益集團所壟斷了。比如說銀行業幾乎為國有銀行所壟斷,但又壟而不斷,一方面它們操控著金融大權,另一方面,面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它們又不屑於為,覺得數額小、利潤少、手續繁雜。更願「抓大放小」、 壟而不斷。

他分析說,當局應借這次溫州危機的機會,突破私有銀行這一禁忌,在銀行體系內建立所有制結構的平衡協調。讓私有的小銀行存在,這樣大銀行願意為大企業服務,小銀行願意為小企業貸款。

曹思源說:「私有並不可怕,私有是誰的?是中國人民的嘛,是中國經濟健康的不可缺少的一個部份。」

如何整頓民間借貸? 專家:越打越跑

不過,溫家寶在溫州考察救市時提出,要加強對民間借貸的監管,整頓金融秩序,遏制高利貸化傾向,打擊非法集資,防止風險擴散蔓延。

大陸經濟學家茅于軾表示,溫家寶的方法治不了本,而且方向性錯誤。「應該開放民間金融,鼓勵民間金融,使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競爭,」這樣才能促進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茅于軾認為,溫家寶的措施對溫州中小企業度過目前的經濟難關沒有幫助。「正因為正規金融解決不了問題,才找民間借貸,你把民間借貸打了,不是更完了嗎?!」

官方不承認倒閉潮

曹思源說,倒閉現象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但官方一直不承認,一直在闢謠。

事實上,溫州中小企業早就出現倒閉潮,可官方一直以來不予承認,並不斷出來闢謠,以溫州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說法「立不住」來回應公眾的關注。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近日表示,企業倒閉潮比預想嚴重,上半年就幾乎天天都有企業倒閉,只是人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證券時報》分析認為,官方極力否認中小企業倒閉潮於事無補,如果不出台政策措施,從稅收、貸款等重要環節,挽救處於危機困境中的中小企業,給它們留下一道生路,那麼很可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危及地區經濟。

企業界的「國進民退」

曹思源認為,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層面上,也存在「國進民退」的現象,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日益不容樂觀。

他說,大的利潤豐厚的蛋糕都分給了國有經濟,不願意啃的骨頭才給民營經濟,這就是「國進民退」,對此,官方也是一直不承認。國有經濟是幹甚麼的?只有在重大的涉及國計民生、社會保障的,需要財政補貼的領域,民間無法負擔承受的方應由國家投資,國家投資的錢是源自納稅人的。凡是民間可以投資的,優勝劣汰,能夠賺錢的就應由民間來做,否則,民營資本怎麼能同國營企業競爭。

他說國家沒有給予民營經濟同等的待遇,比如此前國家出台的四萬億救市資金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分給了國有經濟。這是中國人民積累起來的財富,為甚麼幾乎全給了國有經濟,投到了低效率地方去了。好像形成了國有經濟才是我們的,民營經濟是異己的、對立的。其實應該有相當一部份,根據需要分給民營經濟才是。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高利貸跑路  溫州眼鏡大王將回國談重組
謝田:中國躲過了世界經濟危機嗎
溫家寶溫州救市  網友譏諷「馬後炮」
溫州「高利貸」 八成債主國家公務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