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陪審團發傳票 劉醇逸競選資金受調查

人氣 3

【大紀元2011年1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美國聯邦當局正在調查紐約市華裔主計長劉醇逸的競選活動籌資記錄,他的競選活動捐助資金存在諸多疑點。《紐約時報》上個月報導了劉大量不當籌款行為,其中包括獻金來源真實性存疑問題,如被列入捐款人名單的人是否真正地給劉捐款,以及捐款人名單中某些姓名是否真實存在。之後大陪審團於上週發出傳票。

五人陪審團與《紐約時報》一起調查劉的籌款一案,陪審團對劉和為其捐款的公司「Dynasty Stainless Steel(王朝不銹鋼)」發出的傳票上說明,將調查籌款記錄,確定其是否違反了聯邦電信欺詐法和陰謀法。

劉在2009年當選為紐約市主計長。據《紐約時報》報導,曼哈頓聯邦檢察官和聯邦調查局在2009年年底已經對劉開始了一項調查,目前還不清楚當前開始的調查是否與這一調查有關聯。知情人表示,先前未公佈於眾的調查重點集中在2009年劉競選主計長時是否有外國政治獻金流入到他的競選活動中。

《紐約時報》發現劉募款真實性待查

《紐約時報》發現,根據市競選財務記錄,1月份位於紐約皇后區Maspeth的Dynasty公司的9名員工每人給劉捐款800美元。9人以公司僱員的身份被列在競選活動捐款名單中,其中1人是公司的總裁。但是這9人中至少有4人表示,他們不是該公司的員工,而且其中2人說,他們根本沒有為劉的競選活動捐款。

無獨有偶,給劉捐款的其他公司也如出一轍。例如,劉的競選活動記錄顯示,布魯克林的一家海產公司「Farewell International」的11名員工,每人在今年早些時候給劉捐款了800美元。

但在週一(14日),該公司名為張彼得的員工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該公司只有3名員工,他對劉的競選報告所載數據表示疑惑。張先生說:「他們(劉)把其他人的名字放在我們公司名下。我們不知道為甚麼。」

為了防止所謂的「稻草人捐助者」,紐約市競選人必須擔保每一個捐款人的身份,並確保他們個人真正做出了競選財務記錄上列出的捐款。但《紐約時報》發現,已經有幾個劉的捐款人表示,他們給劉的捐款是由僱主或別人使用他們身份支付的。此外,Dynasty公司所有捐款卡的筆跡都一樣,顯示是由一個人填寫的。

劉拒絕提供緊密募款助手身份

《紐約時報》還發現,劉未能遵守紐約市要求,提供所謂的「捆紮募款人」(bundlers)的名字。「捆紮募款人」是與競選人關係密切的人,他們從朋友、親戚、商業夥伴和其他人處為競選人籌集捐款。劉最初承諾會披露這些捆紮募款的人身份,但後來他拒絕這樣做。

週一劉在一個簡短的採訪中表示將全力配合調查,他說:「我相信我的籌款行為在任何時間內都是正確的。」劉已經為自己聘請了一名著名的刑事辯護律師捨希特曼(Paul L. Shechtman),捨希特曼是前高級聯邦和州檢察官,曾經擔任州長帕塔基的刑事司法協調員。

劉也要求前州總檢察長艾布拉姆斯(Robert Abrams),對他的競選行為進行審查並作評論。但在週一晚上,劉表示,他正在考慮暫停這一審查。他說,不希望艾布拉姆斯對劉案的審查與聯邦調查發生衝突。劉並且表示,他不知道,對其調查已在2009年開始。

對劉2009年開始的調查和當前的調查是由曼哈頓美國律師辦公室的公共部門腐敗調查單位和聯邦調查局的紐約辦公室進行的。美國律師辦公室代表巴巴拉(Preet Bharara)和聯邦調查局拒絕對此案發表評論。

Dynasty公司的律師茲索(Steve Zissou)說:「我們將遵守傳票要求。」茲索說,他自己調查了Dynasty員工的捐款行為,稱調查「顯示主計長或他的競選組織方完全沒有不法行為。」

該公司總裁李明昆(音譯,Ming Kun Lee),在最近幾週一再拒絕置評請求。其公司律師表示,週一,李明昆同樣沒有發表評論。

劉醇逸因為他的籌款實力強被視為市長競爭者。

相關新聞
黨代會代表退黨 呼籲抵制劉醇逸參選
紐約郵報︰劉醇逸搭「免費便車」取勝
紐約主計長候選人 籲調查劉醇逸競選資金來源
王華:劉醇逸的得失與汪精衛的靠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