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作品賞析: 鹿鳴圖

梅溪子
font print 人氣: 259
【字號】    
   標籤: tags: , ,

台灣野生有梅花鹿,山地地區也有人飼養鹿,因此玉山伯早期即有對鹿的觀察,後來還不時到動物園再多寫生。


「松濤泉籟作清聲 日暖仙山聽鹿鳴」,1970

鹿動則身子敏捷,靜則悠閒。畫家人文修養達到「泰山崩於前/麋鹿興於左」之境界,就可以目不轉睛的寫生素描鹿的神情,再配以青松未老/不凋歲寒,如1970橫幅工筆畫「松濤泉籟作清聲 日暖仙山聽鹿鳴」,其生動寫真擺脫了古人鹿鳴圖之畫鹿似馬類犬﹔1979直軸半工筆畫「春回大地 鹿苑長青」,寓意栩栩如生,詩情畫意﹔1982半寫意「幽林春暖和風日 松籟泉輝伴鹿鳴」 ,松鹿筆法利落,水墨和膠彩相融,顏色虛實對照,更見鮮明而清新柔和,意境高雅,不禁令人讚好﹔而1966「松林遊鹿」,寫意佈局不拘國畫舊格,後人如果據之臨摹但用油畫彩色光影之手法重畫,應該很有趣的吧。


「春回大地 鹿苑長青」,1979


「幽林春暖和風日 松籟泉輝伴鹿鳴」,1982

漢文及台灣話裡「鹿」音都通「祿」,官祿/財祿/食祿/祿命,主吉祥。鹿又為仙獸,意象為難得之人才,「鹿鳴宴」為古代皇帝對進士們的賞賜筵席。又鹿苑長青,所以松鹿圖也可拿來祝壽或士紳及富貴人家懸掛祥瑞圖畫之用。

西畫家批評國畫之事物大小通常不成比例,像山水畫裡的動物體積相對太大於背景環境。這話是沒錯,但是筆者認為國畫家心目中吉祥動物是主,所以就將之突出而畫誇大於背景之賓;不然畫面動物太小看不清楚,那麼寓意就不會生動。您想此說法合理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的大沼澤國家公園(Everglades National Park)園方最近捕獲一條長4.8公尺、身軀厚達112公分的巨蟒;更駭人聽聞的是,這條巨蟒生吞了1隻重達35公斤的母鹿。
  • 前言------本系列文章以圖畫鑑賞者的角度來解析談論﹐整理出來綜合藝術界公論及個人觀點呈現給讀者﹐分享有關筆者最喜愛的一些林玉山畫伯作品之賞評。
  • 因為個性的純樸拘謹“古意”﹐台灣本土國畫畫作似乎難能“一瀉千里”﹐一般山水畫家除了臨摹承襲古人﹐自己的創作好像比較遜於大幅山川的豪放潑墨。但有別於水墨/青綠/淺絳山水畫法﹐玉山伯運用國畫之勾勒及多種皴擦﹐而點染呢﹐更是水墨中加入台灣膠彩畫膠色的“隨類附彩”﹐又融合類似西畫的彩、色、光、影來突破且新續國畫傳統山水設色法。
  • 圖三賞析------ 上篇(2) 提到的山水新畫法是不是可能上行下效的呢﹖怕的是此為空前絕後之創舉﹐其技或可學/其勁則難及﹐ 因為很少畫家會有錢有閒又有膽識﹐願意冒險坐小飛機或直升機專門去鳥瞰寫生高山勝景。
  • 玉山伯傳世海景圖有﹕1982<門德禮海岸>/ 1986<風浪歸舟>/ 1993<濱海鳳濤>/ 1993 <龍洞海景>/ 1994<海濱所見>/ 1995<龜山遙望>/ 1996<綠島海岸>/ 1996<濱海風光>/ 2003<怒濤捲海> 等等。最獲我心的是1995<龜山遙望> (如圖示)﹐此畫堪稱國畫海景代表作。
  • 【大紀元12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若霆多倫多9日專電)一對加拿大紐芬蘭省(Newfoundland)夫婦,因打獵迷路,最後不得不剝小麋鹿皮禦寒過夜,最後終於獲救。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