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沒有阻力,很快就墜落

何權峰 (暢銷心靈作家)
font print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有一個故事說到,有個風箏在高空中飛翔,它看到遠處有一片美麗的草地和野花。小風箏對自己說,如果能到那裡看看多好,那些花比這裡的岩石好看多了。

但有一個問題,風箏的線似乎不夠飛到想要去之處。於是它又拉又扯,終於線斷了。風箏快樂地飛到花草上,但不過一會兒,就摔下來了。那條似乎使風箏不能自由的,其實是使它高飛的原因。

大多數人以為自由就是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的任何事情。這不是自由,是放縱。你可能認識一些跟你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他們喜歡在外面待多久就待多久,要穿甚麼就穿甚麼。他們隨時可以跟朋友出去,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也許他們的父母太忙了,沒時間留意子女在做什麼,或是根本管不動他們,甚至放任不管。但這樣真的好嗎?

我不認為所謂「愛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為所欲為,否則愛之足以害之。就像前面故事中的風箏一樣。

當水沒有了限制,便灘成一片

有個年輕人對蘇格拉底說:「我要自由,完完全全的自由。」
「我也想要完完全全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蘇格拉底回道。

年輕人覺得很奇怪:「那你為什麼要有約束的自由呢?」

蘇格拉底沒有回答,只把杯中的水潑到地上。「你現在能把潑到地上的水收集到杯子裡嗎?」蘇格拉底問年輕人。

「這是不可能的。」年輕人肯定地說。

蘇格拉底說:「我之所以選擇約束的自由,是因為自由與約束,就像這水與杯子啊!」

我們可以將規範想像為一種容器,就像杯子也是一種容器,我們可以用杯子盛水、攜帶水或喝水。如果把杯子的四周拿掉,讓水自由。但當水沒有了限制,沒有杯面可以依靠,便灘成一片。

人的生活沒有外力的約束往往容易渙散,沒有限制的水杯就盛不了水。

自由存在於紀律之中,這就是自律。所以,下回當你想要更多的自由時,你要先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自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想父母也就無需設限太多,因為沒必要。

父母常會規範哪些事呢?通常包括做功課、分擔家務、回家的時限,也可能包括使用電話、電腦和看電視的規定。或是涉及孩子在外面的活動,以及交往哪些朋友。

完全沒限制就好嗎?大多數年輕人都承認,家裏沒有人管就會亂成一團;行為沒有約束就很容易走樣,甚至誤入歧途,還有些人會因此認為父母漠不關心。

因此,不要再羨慕那些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人,也許他們所欠缺的就是父母的關愛。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此,我不再擔心沒有物質獎勵就無法使人做好工作或功課,因為體驗了真正的無私與善良,生命煥發出來的光與熱就是觸動人學習最好的動力。
  • 日本在逆境中還能保持令人敬佩的理性表現,原因在幼時的教育及社會形塑的氛圍,默默地導正每個人從小到大的行事風格,讓忍的精神成為社會道德習慣的準則,也成為「民族性」的表徵。
  • 淩晨,我突然從惡夢中驚醒過來,好像是參加高考時,我的卷子被搞錯了,所以有一門學科沒有成績了。
  • 小真的兒子都上六年級了,個子仍然長不高,讓小真非常擔心;再加上功課不好,經常不寫作業被老師處罰,更讓她傷透了腦筋!她處處向人打聽長高偏方,或是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孩子把心思放在功課上。
  • 只要說到媽媽,小南就開始掉眼淚;只要媽媽出現,小南就變回乖順的兒子。媽媽只要接到電話,就會千里迢迢趕來學校,雖然心急如焚失去往日笑容,卻依舊輕言細語地勸告著兒子。然而,她從不落淚,在電話裡聽到她絕望的聲音,卻聽不到哭泣。
  • 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 走到捷運出口,只見傾盆大雨恰似一道瀑布牆綿延不斷而下。看來沒帶傘的我,勢必得在出口玄關這兒停留好一段時間。在捷運出口可以看到忙碌來往的人群穿梭其間,有笑臉迎人散發宣傳單的志工,也有打電話報平安的老人家。在這紛鬧過往的人車交流中,一對年輕母子的影像引起我的注意。
  • 幼兒時期不重視孩子的教養,將會鑄成無法補救的損失......
  • 一個小誤會,一句冰冷的語言,就象冰山一樣隔在人之間。要如何才能不傷人傷己呢?
  • 又一個學年即將開始,隨之而來的是新課程、新想法、新的學術探險,以及嶄新的挑戰。其中一項挑戰就是記筆記。學會如何記好筆記,無論對學生還是任何喜歡學習或從事研究的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