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貪腐嚴重 大陸多烏坎村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26日專電)廣東烏坎村事件引發國際媒體關注。紐約時報指出,在中國大陸,像烏坎村這種居民遭地方政府欺壓的村落,至少有62萬5,000個,而這種貪腐的地方政府,由於利益糾結,很難根除。

「紐約時報」發自北京報導指出,北京官方媒體對烏坎事件避而不談,但實際上在中國大陸,多達50%到60%的小村落,正像烏坎村這樣,民眾長期遭到地方政府的不正當對待。

報導引述位於亞特蘭大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中國事務主任劉亞偉的話指出,「烏坎事件不是什麼新鮮事,全中國到處都有類似的事件」。

報導說,表面看,烏坎抗議事件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中國大陸的村里幹部是透過選舉產生的,應該足以代表村裡居民的意見,而且政府也建立村里行政體系的安全機制,確保資金合理運用。

但這個被北京當局稱為半自治體制,也被許多外國學者視為中國民主實驗室的村里自治,因為選舉過程很容易遭到操弄,根本只是個幌子。

村里的實際運作問題更大。村里行政單位必須提供包括公共衛生、社會福利等各項服務,但卻無法向村民課稅或收費,任何需要額外經費的計畫,都需要中國共產黨掌控的上級單位同意。

報導說,這種地方急需資金,卻又高度依賴上級政府的地方自治模式,自然帶來了走後門、貪污腐敗的結果。土地價格快速飆漲,更給了這些村里幹部和上級官員弄錢的大好機會。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中國專家傅禮門(Edward Friedman)認為,土地銷售是大錢,所有階層都看到上層怎麼從中弄到錢,所以每個人也都想跟著搞,以便過上好日子。這樣的體制讓各級官員認為,唯有跟著享有財富才算公平。

部分觀察家認為,烏坎事件將中國地方體制的缺失挖了出來,也被迫要做出清理。但問題在於,不論是村里領導人、村落本身或是地方官員,似乎沒有人會認為改革對他們有利。

傅禮門指出,唯有改變激勵機制,而非透過村民委員會,才有可能改變現有狀況,讓農民擁有並自由買賣他們的土地,也才能真正改變現有的貪腐體制。

但傅禮門也認為,現有體制的利益糾結過於強大,在中國政府裡並沒有另一個鄧小平有足夠的力量進行改革。

相關新聞
唐柏橋:烏坎村民覺醒抗暴上演《讓子彈飛》
民陣就烏坎村事件致函德國政府、歐盟議會和聯合國
楊建利:廣東陸豐烏坎村民維權階段性成果的啟示
【投書】從烏坎村盤道村看體制之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