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型壽險宏利公司陷困境 前景暗淡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趙明元編譯報導)仍是北美最大壽險公司之一的宏利金融有限公司(Manulife Financial Corp.),市價已經一落千丈,交易額處於2009年3月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的水平。永明金融集團(Sun Life Financial Inc.)似乎逃脫了最嚴重的市值縮水,但因利潤下滑導致的市值下降,受到了評級公司的警告。
  
攀昇的利潤和定期分紅曾經使壽險公司輝煌一時。但是,根據預測,前景黯淡的利率水平和懸而未決的歐債危機,將在今後幾年導致股權市場雪上加霜,經濟形勢短期好轉已經無望。於是,人們開始懷疑:保險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將被打破。

績效為何差強人意
  
首先是當前的利率水平較低。保險公司通常將保費收入投資到收益穩定的項目中,特別是信譽頗佳的政府債券中,然後利用獲得的利息收入去支付保單負債。利率較高時,保險公司獲得的收益較多。而利率如果處於現在這樣的低水平時,公司的收益就會被擠壓得很少,被迫採取措施,規避風險。
  
另一個原因是股權市場的波動。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在轉向財富管理,提供與股權市場相關聯的產品(如可變年金等),目的是在金融服務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獲取現金。但是,在金融危機發生後,股市波動已成為常態,這不僅影響了產品銷售,也將保險公司的損失曝光。即使未被曝光,當管理的資產受到衝擊時,收益也會下降。
  
最後,激烈的行業競爭迫使產品價格過低,僅靠保單收益無法彌補將來的負債,所以這些公司正試圖通過投資來填補這一缺口。
  
上述三個原因中,利率較低最具破壞力,因為它削弱的是保險商業模式的核心。
  
儘管壽險公司可以將利率和股權波動等因素的影響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但是,當市場已經動盪,能採取的保護措施又很有限的情況下,這種限制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很多公司試圖加大投資風險來提高利率,比如購買歐洲各國政府發行的公司債券或債務等。據postmedia報導,負責金融機構監管的迪克森(Julie Dickson)警告說,這種投資可能有去無回。她希望壽險公司能保持健康的償付比率,實現對投保人的承諾。如果保險公司正在把風險轉嫁為投保人,那要讓投保人瞭解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
  
穆迪公司的貝蒂(David Beattie)認為,利率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就像空氣:利率越高,它們越容易將頭露出水面。如果宏觀經濟前景在中期沒有明顯改善,那麼這個部門就要面臨巨大挑戰,管理團隊也要做出艱難決策.
  
雖然保險公司在負債的利率敏感性上各所不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都要經受將利潤空間的壓縮作為更短期資產的成熟,並被更低利率的重置投資所替代,最終削弱盈利,同時對財務靈活性和資本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永明金融集團在11月份公佈了第三季度虧損額為6.21億元,市場為之震驚。該公司還發出警告說,第四季度的損失預測高達6.5億元。本月早些時候,永明金融集團又宣佈計劃停止向美國出售壽險和可變年金等產品,這促使標準普爾發出警告:如果永明金融集團繼續執行上述停銷計劃,可能被降級。因為根據評級機構的預測,這項計劃會導致該公司盈利質量的下降和投資多元化水平的降低。

敢問路在何方

如果低利率環境是一種暫時的現象,那麼壽險公司可以輕鬆地等待好的時機來臨,但是實際似乎並非如此。正如迪克森所說,利率可能正在回到50年前的水平。

另一種選擇是放棄無利可圖的產品。如永明金融集團在美國停止銷售壽險和可變年金。加拿大的標準人壽集團(Standard Life PLC )也宣佈在加國採取類似的措施,即明年將撤銷人壽險和重大疾病險的銷售。

還有一種策略就是致力於財富管理,經營佔用資本不多的低風險業務,穆迪公司的貝蒂認為,世界各地的銀行都在日益關注這一領域,保險公司將面臨許多競爭。

但是,不管怎樣,保險公司也要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生存下去。比如,作為宏利金融附屬公司的宏利房地產上週宣佈,在多倫多,聖地亞哥和紐約市收購了價值5.55億元的辦公室及零售物業。不久,標準人壽集團的投資部門也透露,在卑詩省投入8920萬元購買了4個購物中心,這項投資將使管理的資金年均總額增長到64%。

  
(責任編輯:李梅)◇

相關新聞
德國保險公司欲降低保險費 醫界反對
AGLA美國保險公司
艾琳傷很大 保險公司損失慘重
澳洲最大保險公司Suncorp準備外包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