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政府有財力改善交津

【大紀元2011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路思、李真香港報導)立法會財委會上星期五未能審議交通津貼撥款,改於本週五再討論。上星期,雖然港府在一周內兩次修改條文,放寬收入申請的上限,但仍拒絕個人申請,得不到各黨派大比數認同,很多議員依然要求當局實行雙軌制方能放行,交津計劃至今懸而未決。昨日《城市論壇》上,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港府有足夠的財力為市民做多些事,不應該處處設防,斤斤計較。

鍾劍華說,政府有5千多億的財政儲備和2萬多億的外匯儲備,加上今年港府有800多億的財政盈餘,政府不應該處處設防,斤斤計較。他認為,最大問題是港府每一次都擔心被人「『搵笨』、『搵著數』的心態,還要用錢請200個公務員審查資料,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學者:政府「好事變壞事」

政府推出交津計劃,作出兩次「擠牙膏」式改動,可令40多萬市民受惠,但不少原本能領取津貼的市民,在計劃下不能受惠。鍾劍華表示,政府要評估結構性的問題。

他說,整件事的印象覺得政府「好事變壞事」,他不覺得政府一定要以家庭作為單位來申請交津,應對低收入人士給予鼓勵。他認為政府一再讓步,即使方案星期五獲通過,也都令政府灰頭垢面,令下一步的討論蒙上陰影。

交津計劃一波三折,先是遭到立法會各黨派過半數議員反對,之後當局讓步優化,建制派的工聯會率先讓步,自由黨亦步其後塵。有在場人士質問台上講者自由黨主席劉健儀:「你說先領取,那領不到的街坊又可以領到甚麼呢?為甚麼政府可以拿出兩次優化方案,就是因為政黨聯手,就低收入的工友的權益,令政府妥協。現在,自由黨投降,民建聯、工聯會投降,最重要的是,領不到的工友,可以先領到甚麼呢?」劉建儀就不承認是投降,表示一個星期很難令政府有所改變。

建制派臨場讓步挨轟

人民力量的麥業成批評政府在800多億盈餘的「水浸」情況下,仍不願為市民做事,他又批評建制派幫政府按住荷包,令市民無法受惠,他們應該向市民交代。

時事評論員黃世澤就表示,未來一年,九巴、東隧、的士、電車等交通工具全部都會加價,質問政府官員為何沒有控制交通工具的加幅。他批評政府聲稱用公帑幫助工人,但錢最後卻落入大財團手上。

李卓人:押後是天意安排

政府準備強行通過的交通津貼計劃需要押後,計劃提出中止交通津貼辯論動議的職工盟李卓人,形容是天意安排,呼籲政府聽取民意,改善條文。「其實大家見到政府的最後優化方案,所謂的優化其實是很急地一晚內去敲定。可不可以大家去改善,我覺得既然有一個天賜空間,大家都應該好好利用。」

他又批評政府整個過程罔顧民意,又施計拉票,是霸王硬上弓。「我們抗議政府不是一個很全面,和所有議員商討尋求共識的方法,而是用一個霸王硬上弓,靠嚇而且翹走票的方法,強硬通過的話,我們很不想這樣。」

另外,對於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行政長官曾蔭權與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民望評分都顯著下跌。曾蔭權繼續以最高負民望淨值獨攬「表現失敗」頭銜,而唐英年的支持度評分也跌至上任以來新低。李卓人就指出,從王丹被拒絕入境事件等事件,都顯示出曾蔭權「以民為敵」,導致民望不斷下滑。而他從張建宗處得知,其實交通津貼風波也是曾背後拍板的,「其實張建宗私下說,他想爭取好一些但沒有辦法,都是曾蔭權一手造成的。」他希望曾從事件中汲取教訓,聽取民意,改善方案。

李卓人強調,會爭取最後的時間和政府進行談判,為低收入人士爭取合理的權益。

相關新聞
香港交通津貼拒個人申請 議員失望
港六公屋戶瞞報物業被定罪
港社福界調查:九成半社工認為政府修例不恰當
鄒家成涉未經授權轉寄投訴信 辯方質疑法例無禁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