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1千萬套保障房?專家:空頭支票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2010年3月9日,中共住建部表示,中國在「十二五」期間計劃新建社會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同時今年將投資1.4萬億元人民幣,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000萬套。專家認為,資金籌措有困難,即使建成,也將對樓市造成造成很大衝擊。

實際上,去年底,一些地方政府報告,「十一五」規劃中的保障性住房,目前竣工僅佔原計劃的10%至12%。有分析說,因擔心自斷財路,地方政府建設保障房并不積極,中央也不追究責任,保障房建設根本無保障。大家都心照不宣。上一個「十一五」計劃都只完成這么少,「十二五」計劃3,600萬套?很可能是“空頭支票”。

官方:今年完成一千萬套保障房

3月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表示,各級政府將拿出5,000億左右投資,剩下的資金由工廠企業和受益職工自籌。當局還將在貸款、補貼、稅收等方面採取優惠政策,以確保這一計劃按時完成。

齊驥說,通過現有的資金渠道和新的一些政策和支持,今年完成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務,具體說就是1.4萬億的投資,應該說是完全可能的。」

齊驥詳細解釋了這1.3萬億到1.4萬億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無償劃撥土地、3,400億投資棚戶區改造、地方政府土地收益金、公積金、保障房融資平台等。

此前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共沒有這麼多錢來建保障房。

1千萬套保障房很難建成 頂多全部開工

資深中國問題專家臧山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下大力氣表決心要建如此多保障房,表明中共相當擔憂樓市泡沫的問題。

他分析,去年賣地收入2.7萬億,如果今年按這個數計提10%,只有2,700億,遠遠達不到1.4萬億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要求。但如果按照住建部長所講,要求企業和職工都出錢的話,有可能籌積到。

但臧山認為,由於資金籌積的困難和開工時間,今年很難建成1,000萬套,頂多全部開工。

建設保障房 地方政府或不願配合

臧山認為,如果1,000萬套保障房建成的話,對中國的樓市的衝擊相當大。地方政府將失去大量收入來源。地方政府不一定好好配合。

臧山表示,房地產需求是個剛性需求,如果有1千萬套保障房建成,會解決1,000萬個剛需家庭的問題,實際上,房地產市場都是由剛需市場支撐起來的,如果解決了這些剛需,對房地產衝擊會很大。如果中共能真正完成這個5年計劃的3,600萬套保障房,將基本解決剛需問題,中國的樓市將只剩炒家,失去上漲基礎,地方政府將失去很多收入來源。

「我覺得不太可能,地方政府也不會答應,這個政策落實不下去」 臧山說,而且地方政府也可能少給錢多建房,結果導致保障房質量低下,讓民眾住的心驚肉跳,最後還是想買商品房。

報告:保障房建設拖拉 中央不追究

近日,在今年1月的廣東「兩會」上,一份由台盟廣東省委會提交的《關於加強廣東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建議》披露,廣東多地保障房建設緩慢。分析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建設保障房怕自斷財路不積極,中共中央不追究責任,保障房建設根本無保障。

該《提案》披露,根據2010年12月深圳市住建局公佈的信息,「十一五」規劃中原本計劃籌建16.9萬套保障性住房,目前竣工2萬多套,僅佔原計劃的12%。

截至2010年10月初,佛山市該年計劃建設的1,600套保障性住房開工率僅有65%,竣工率僅為10%。

而據上海市2008-2012年規劃中,將要推出30萬套保障房,但2010年僅完成200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完成率約10%左右。

其主要原因,分析人士認為,建廉租房會使中國地方政府損失3,000億元,而且不能賣地,不能創造GDP,所以地方政府並不積極。而且在保障房建設上,各地城市步調出奇一致,年年不完成,中共中央也不追責,大家心照不宣。這是保障房缺失的一大原因。

相關新聞
北京經濟房一屋難求  市民搭帳棚排隊買房
北京六棟經適房建成「豆腐渣」被拆
杭州廉價房用地建別墅 楊瀾等名流入住引爭議
中國保障房建設拖拉 多地僅完成約1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