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辛酸交織美教師甘苦談

培德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東方教育以課本為主,老師擁有至高權威,注重知識的累積和灌輸,以成績為重,培養學生嚴格、嚴謹的精神。西方教育,課本只是引子,以實用知識為主,注重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信、自主的精神。換言之,中式教學以授課為主,美式教學以互動為主,反映出不同的教育觀念。 

休士頓獨立學區(Houston Indepedent School District,簡稱HISD)的貝佛莉(Beverly Brock),擁有30多年的豐富教學經驗,從實習教師、正式教師,到中學與高中校長過程中,是付出,是勞累,有辛酸也有甜蜜。貝佛莉因為享受學習的過程和獲得知識後的喜悅,小學三年級時就拿定主意要成為教育家。身為一個教育教學者,她最快樂的時刻是看到學生的成長和提升。

1979年,貝佛莉以實習教師的身分站在學生面前,緊張的心情可想而之。她選擇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教學模式來印證「鐵幕」(Iron Curtain)的影響。「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以輪替方式提供每位學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機會。每人都有做領導、記事、下屬等機會,學生不僅能夠互相學習,也避免造成不公平狀況。

貝佛莉記憶猶新的說,當天在鐵幕理論下,多數學生因為沒有自由、沒有出路、無法可行,像洩了氣的皮球一般陷入沉默時,一位小女生站起來大聲發言。小女生叫 Lara,嚴肅地拒絕接受這種不自由、沒有人權的待遇,她要突破不平等的環境。Lara的表現顯見她學到也理解鐵幕的意義。貝佛莉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只要有一位學生領悟就值得了!

貝佛莉表示,為人師是幸福和辛酸的交織。她覺得教育體制中,最困難的課題之一是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繫。令人驚訝的是與家長進行對話或面談,多數是為了提供家長訊息、教導、福利和免費輔助,而不是為了探討學生的問題行為。

現今高科技聯絡工具發達,但卻常常無法與家長連繫上。貝佛莉指出,家長工作繁忙無法抽身、害怕面對問題、語言不通等都是阻礙家長與老師溝通的因素。就拿語言不通這件事來說,知悉HISD聘有免費翻譯人員的家長可能不多。貝佛莉舉例,一位家境貧困、得到學區補助的學生,在貝佛莉和翻譯人員不斷努力下,終於得到家長首肯答應見面。但貝佛莉和翻譯人員在約定地點苦等多時後,不得不接受家長無故缺席的事實與失望。

貝佛莉認為,身為初中或高中校長的目標是協助學生進入最好的大學,但並不是每位學生都是「念大學」的料,而成績並不能代表學生的表現。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和學習技能,更應該幫助學生發展精神、思維、創新性、道德、價值操守等特質。貝佛莉表示,現代化教育必須是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人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南市各界慶祝教師節暨表揚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教師共計186人,24日上午,在東東宴會式場盛大舉行。市長許添財在現場親自將教師節的電子賀卡傳送到每位老師的電子信箱中,並頒獎表揚資深優良教師,感謝他們對教育的無私奉獻。

  • 就像迎向藍天白雲的浦公英,你們即將離開學校,飄向遠方,畢業啟動了你們往不同的方向飄去,面對新的就學或就業的旅程。趁著學生啟航前的日子,學校要送你們3個畢業禮物。
  • 孩子啊!教室裡的課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呀,人生的課程卻沒有教室,也未設修業年限,自己既是學生,也是老師,可得好好用心的探索與鑽研!
  • 記得學期末為一位特別的學生監考,他是肌肉萎縮的障礙者,手腳都不太能用力,必須由同學攙扶行走,但是他在智力方面卻沒有問題。由於他的狀況特殊,所以考試的時間比一般人長,也因為手腳沒力,需要有人協助畫答案卡。
  • 在教育的第一現場,那些我們以為「不太重要」、「難見速效」的環境教育、環保教育、生態教育……,似乎是該換個角度想:如何真正的「教育」,讓那可見的環境反撲,能更慢一點來到呢!
  • 年後,和幾個朋友相約,一起去看望一位我們都很敬重的高中老師。老師是很有個性的,經常和我們談論一些與課本背道而馳的觀點。有其他老師覺得他故作清高,我們卻一致認為他是唯一一位沒有被洗腦,也不拿成績逼我們的老師。
  • 高職老師上課管教學生,遭學生拿手機側錄並回嗆、po上網。站在教育第一線的學校老師會不會因此事件,而開始害怕管教學生?學生偷拍管教情形po上網,老師會不會介意把事情弄大,從此不去管教翹課不守規矩與一時迷惘走錯路的學生?而這種惡性循環所造成的教育惡果將由無辜的學生來承受,不是噬血的媒體。
  • 有個流傳已久的網路笑話,內容大致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考生,考前到孔廟拜拜,希望能有好成績。當成績單發下之後,他的成績依然不如理想,有人提醒這位考生:「你求錯地方了,要考英文怎麼去拜孔子,孔子又不懂英文!」
  • 再次代課的因緣,我遇見了昔日輔導過的學生偉豪。上課時他沒帶課本,只得無奈的遵循舊例,先讓他到教室後面罰站,他倒是挺安分的站著聽課。我不由想起當年那位幾乎被老師放棄的孩子:父親酗酒成性,母親長年在外工作,一直是年邁的老祖母照顧著他。當年他的父親對老師出言不遜, 又強烈干涉老師對學生的管教,深深的傷了老師的心,以致於老師幾乎要放棄他……。
  • 作為一名文學老師,除了講授故事,我也常常利用故事進行教學,並儘可能更多地採用這種方式。為了讓學生掌握某些概念,我會在課程中摻進一些敘事手法,將概念用戲劇化的方式呈現。教書的時間越長,我就越相信故事的力量。它傳遞真理和激發奇思妙想的能力,其它任何方式都無法企及。究其原因,這一點尤為重要:故事與人類的經歷和人的本性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