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南澳演出 上默劇團獲好評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之晴雪梨6日專電)將傳統中國哲學思想、太極、氣功、書法等與默劇結合的「上默劇團」,今年再度受邀參加澳洲阿得雷德藝術節,帶來於亞維儂藝術節獲得極大好評的創作「圓月」。

每年2月至3月,於南澳首府阿得雷德舉辦的藝術節(Adelaide Fringe),邀請全球各地的藝術家、表演團體盡情展現創作,帶給觀眾一場場的藝術饗宴。

2009年,上默劇團帶著改編自藏傳佛教經典「西藏度亡經」的名作「我從遙遠來」,首次參與阿得雷德藝術節,頗獲好評。今年上默劇團再度受邀演出,以其一貫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劇碼「圓月」,讓觀眾耳目一新。

上默劇團長孫麗翠,也是「圓月」的編劇,她表示這次創作顧名思義,就是以月亮為重要元素,將月亮在中國哲學文化中代表的角色於劇中呈現。

開場時有一隱士獨自在月圓之夜輾轉反側不成眠,等到明月逐漸探出頭來,隱士半夢半醒之間,和月亮展開一連串的互動。或邀月共舞、或追月,以默劇的手法呈現人與月的關係。

「圓月」去年於亞維儂藝術節演出時獲得好評,當時甚至有觀眾連看五場,反覆觀賞以求進一步發掘中國文化中人與月的關係。對孫麗翠而言,一劇的成功與否,並非全視票房而定,能夠讓觀眾有深刻的思考,才是最令她開心的事情。

也由於「圓月」一劇的成功,法國方面希望孫麗翠能夠留下文本,供其他劇團參考。孫麗翠已完成中文劇本的部分,鉅細靡遺地將劇中所有的動作,配合呼吸詳加描述,並在文中介紹月亮在中國文化中的角色、地位及引申意,讓有意參考劇本者能夠對中國文化哲學有更多認識。

劇中更罕見地加入書法為表演元素,讓觀眾更驚奇於上默劇團有別於其他默劇的表演內涵。孫麗翠表示,其實圓月一劇的演員及使用的道具,並不如「我從遙遠來」多且繁複,卻能呈現出中國文化中簡單、沉靜但龐大的感覺。

自4日於阿得雷德藝術節演出以來,「圓月」獲得觀眾廣大迴響。孫麗翠發現,澳洲觀眾相當隨性自由,穿著短褲、T恤就前往觀賞,因此在阿得雷德演出以來,觀眾對於此劇的欣賞當然令她相當開心,但也坦言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今晚,上默劇團將於阿得雷德藝術節進行最後演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