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扼殺了「一見鍾情」?

龔簡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2日訊】試想,當你漫步在巴黎街頭,突然,一位俊俏男兒或一位美麗女子飄然出現,就在與其目光相接觸的剎那間,身體有如觸電般……英國專家們經實驗得出的答案是,如此這般的異性邂逅一見鍾情,僅需30秒的時間。

法國著名作家瑪麗•德布萊辛(Marie Desplechin)最近在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的一次辯論會上,提出了現代人利用因特網找對象的方法,正在漫漫把一見鍾情給扼殺了。

時下,法國有250多個專門用於尋偶的網站,吸引了500多萬訪問者,這個數據還不包括眾多的社交網絡、博客或其它網站的交友尋偶欄目內的參與者。

喜歡網上尋偶的人認為,與其選擇上咖啡館約會見面,不如打開電腦,看上一大堆網上對象的個人表述,選擇自已所好之言語來的更現實和方便。德布萊辛認為,這見「字」鍾情把見「面」鍾情代替了。

德布萊辛認為,一見鍾情是一種熱烈愛情的表現,不分國界和種族,在很多外國語中,都可以找到對一見鍾情的說法。比如法語說「amour au premier regard」或「coup de foudre」,英語說「love at first sight」。

現代法國社會裏,人們往往把「一見鍾情」視為神秘的事情,懷疑其存在的可能性。而這種男女相愛慕的表達方式,在遠古時代亦有出現,最起碼「le coup de foudre」一詞在17世紀的文獻裡就有記載了。在中國,老人們常說,相愛的戀人乃是被「紅線」牽腳,上天安排的,也就是說「緣份」。

通常,鍾情的男女初次相見,會被對方良好的學識、風度、優美的身體儀表、得體的談吐等外顯人格特徵吸引、心悅、接受、欣賞,然後,通過異性交往審美標準上的「生理效應」激發情感。

而網絡找對象方式則是,先經過一番文字來往後,再商討互相交換照片(當然,一些網站在註冊時,會建議上傳個人照片更容易吸引人),然後再通過Skype上約會,最後才走到現實約會相見中來。整個過程和方式如同製造出來的一般,所以每個步驟或許是麻木,或許是熱情,減少了很多讓人期望的探索與驚艷。◇

相關新聞
中風老外幽默 語言不通仍交友 
湯唯大秀名錶氣質不俗  否認與富二代交友
改變交友模式    兒少上網安全需把關
結婚週年日  法夫妻賭場中獎500萬歐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