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探秘(9):孫悟空收白龍馬

船槳
font print 人氣: 103
【字號】    
   標籤: tags:

孫悟空接著收了白龍馬。鎖住「心猿」,就容易收「意馬」。

當年釋迦摩尼傳出的佛法,就是「戒、定、慧」,戒除各種不好的思想,才能進入定,然後「定能生慧」。釋迦牟尼傳的是戒律,但是根本上是要從心裏放下執著。 所以真正的正法門修煉,都是直指人心的,所有的問題都要向內心去找,而不是向外去求。佛教中有句話,「煩惱即菩提」,其實是說,要從煩惱中看到自己的執著,從而修去執著。所以修煉人都特別注重修心,使自己的思想不斷純淨和昇華,逐漸脫離常人的思維方式,建立神的思維方式。那時掉過頭來再看人的思想,真是太骯髒了,真的!

出家人不打誑語。唐僧即使遇到妖精,也不說假話。

所有修煉都強調「真」。但是現在的人類社會實在是假的東西太多了,而且已經是有組織、有系統地造假。世人也大都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當一個人說假話的時候, 就是在助長「假我」,因為他說出的話不是真心話,而是產生於後天形成的意識,不是先天的「真我」。說假話的人,他的心是雜亂的,而保持真念的修煉人,則心可以集中於一點。有人這樣舉例,按照現在的物理學解釋,磁鐵和普通鐵的差別,只是在於電子的排列是否整齊。所以修煉人的思想是具有能量的,對於他們來說,說到和做到的因果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單是因為說了而要努力做到,而是因為說了所以就一定能成為現實。看到許多人完全被後天的「名利色氣」等各種觀念、意識所形成的假我支配著,為了蠅頭小利而忙忙碌碌,甚至坑矇拐騙,活著真夠累的,而且還不是為了真的自己而活著,自己還覺得挺充實,實在是可悲!這就是迷 ——執迷不悟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凡是正教,一定是教人「真」,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返本歸真。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於《西遊記》,據說也是一部某人修煉得道的過程的記載。只是為了凡人能夠理解,所以才用許多文學手法加以修飾。
  • 打敗混世魔王后,石猴就在花果山過著快樂的日子,不過石猴畢竟根基很深,發現刀槍不好用,所以到龍宮要來了定海神針。
  • 我們學的成語「視死如歸」,其實就是來源於此,死沒有甚麼可怕,就像回家一樣。
  • 如果一定把西遊當作一個項目的話,這個項目到此才剛剛啟動。前面都是介紹一些項目背景、假設前提和限制條件。
  • 當一個人開始修煉的時候,會有很多「好心」人來勸你,因為那確實是非常艱苦的,眼前的名、利、舒適的生活都要放棄。
  • 這回裡的人看到唐僧做法事很有效果,於是勸唐僧不用冒險向西了,向東回長安,作個法師安安穩穩已經很好了。
  • 唐三藏三個徒弟的法號也很有意思:悟空、悟能、悟淨。這三個徒弟的名字,可能表示著不同修煉層次和狀態。
  • 有不少人同情孫悟空,覺得那麼大本事卻被一個甚麼能耐都沒有的唐僧給制伏,實在是不公平。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閎、安期先生之類的神仙。孫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