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貧樂道

靜明
font print 人氣: 3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4月22日訊】安貧樂道語出《後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安貧樂道,即以得道為樂,安於貧苦。恬,有安靜、清靜之意,這裡是淡泊、淡漠的意思。進趣,同進趨,努力作為。安貧樂道是古人的道德品質和為人處世之道,《太平御覽》中多見”安貧守道”、”安貧羨道”,”世以儒學安貧樂道”之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提起安貧樂道,人們就會聯想到兩袖清風、一貧如洗的古人。想起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其實安貧樂道亦有其另一面。”安貧”不等於沒有錢財,有了錢的人同樣可以”樂道”。從下面兩個故事中可見一斑。

“韋彪字孟達,扶風平陵人也。高祖賢,宣帝時為丞相。祖賞,哀帝時為大司馬。
彪孝行純至,父母卒,哀毀三年,不出廬寑。服竟,羸瘠骨立異形,醫療數年乃起。好學洽聞,雅稱儒宗”。

“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對父母孝,故侍君者忠。皇帝顯宗亦聞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謁者,賜以車馬衣服,三遷魏郡太守。建初七年,車駕西巡狩,數召入,問以三輔舊事(三輔謂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共在長安中,分領諸縣),禮儀風俗。韋彪數陳政術,書奏吏制,深為帝納,帝”厚賜彪錢珍羞食物”,官拜至大鴻臚。

韋彪以安貧樂道為本,竟以致飛黃騰達。皆因彪深諳做人之理、為政之術,”士宜以才行為先”,”政化之本,必順陰陽”,其家世顯赫,高祖是宣帝時的丞相,祖父是哀帝時的大司馬。

安貧樂道,難就難在一個”安”字上。無獨有偶,《後漢書*楊震傳》中記載了楊震的故事,楊震少年好學,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生稱他為”關西孔子”,
“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眾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像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漢因秦制,以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意思是說,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能而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陞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瞭解你,你不瞭解我,為甚麼呢?”王密說:”夜裡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後來楊震調動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楊震不答應,說:”讓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楊震有五子,後四世太尉,德業相繼,四世清德,被稱為積善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後漢書•楊彪傳》:建武末,舉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復歸教授。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仰慕之。
  •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21日專電)日本內閣府的調查顯示,受訪的日本民眾認為今後更容易生活的只有一成,創下1978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的最低紀錄;但是,安貧樂道的人增加,對整體的生活表示滿足者達五成六。
  • 顏回安貧樂道的形象深入人心。
  • 「天安門自焚」偽案十年之際,邪黨企圖再次惡毒構陷法輪功,這一次又推出了陳果母女為反面教材,再一次利用人們的同情心,混淆和掩蓋事實真相,加深欺騙和毒害世人。 殊不知,「天安門自焚」偽案早已為民眾識破: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