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再遭侵權指責 維基百科考慮起訴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27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心語採訪報導)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站百度再次遭到侵權指責,中文維基百科網友正在草擬信件,考慮起訴百度百科大量抄襲其詞條侵害其權利。

中文維基百科網友正在草擬一份致百度的信件和致媒體的新聞稿,指控百度百科大量抄襲其詞條,考慮對侵權事件進行聲討。

前不久,維基社群發現百度百科轉載維基百科的文章,共有1,600多篇,認為這是嚴重的侵權行為。

在正交由社群討論的未定稿通知函件中,中文維基社群提出的要求主要有:全面自查清理所有百度百科上刊載的維基百科內容(不限中文維基百科);將多次複製的編輯封禁;考慮修正著作權條款,對於來自維基百科的全部內容明確宣示出處。要求並未涉及物質賠償問題。

中文維基百科負責人時昭表示:「這個事情就是社群內部想有人冒犯到他自己的權力,他們就想表達一下不滿,要求就是百度滿足維基百科方面的訴求,要署名,符合協議的要求。」

博客作者龍威廉表示,目前百度百科有三百萬條目,而中文維基百科有三十萬條目,從版權控制上看,中文維基百科對於知識產權的控制十分嚴格,具有侵權可能的文字均無法提交發佈,而百度百科對於版權問題幾乎沒有控制,用戶提交的侵權信息大多數可以發佈出去。

龍威廉認為,百度百科和百度文庫一樣,詞條編輯的主體是網友,因此從法律上講,百度會採取「避風港原則」來撇清自己的責任,而把侵權的責任推卸給網友。

網絡活躍人士郭寶鋒告訴本台記者:「現在就是維基百科的管理員聲討百度侵權,但是最終的處理可能會不了了之,因為百度一貫以來就是這樣子的,百度文庫,百度百科本身來說,就是認為都是網友提供的資料,自己不會承擔任何的責任,他也善於利用這種漏洞來讓網友無償的為他做『貢獻』,造成這種侵權。」

目前,維基百科已把維基社群發現百度侵權的對話和留言整合在了自己的網站上,「維基百科指控百度百科侵權」已成為一個詞條,可以搜索到維基百科內部的一些言論和意見。

百度遭抗議侵權已非首次,今年3月15日,賈平凹、劉心武、韓寒、郭敬明等50位著名作家和出版人聯名抗議百度文庫侵權。幾天後,百度刪除未獲授權的文學作品,刪除量超過99%,同時向受影響作家致歉,並推出用戶付費閱讀和廣告分成等模式。

在中國大陸,網友可以訪問中文版的維基百科,但創建和編輯詞條的時候,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維基百科提供的搜索功能也經常受到限制,類似劉曉波這樣的詞條也無法訪問。

網絡技術專家曾從揚對此表示:「百度抄襲現在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了,幾乎大部份的中國網民都知道,百度是一個有甚麼抄甚麼的公司,從很多角度來說,他們的言行,包括抄襲行為引起了很多互聯網媒體從業人員的憤怒。但是百度這個公司在國內不得不存在下去,這個是一個很矛盾的地方,這個矛盾短期內不可能化解得了,中國需要有一個自己的搜索引擎,像人民搜索的使用率幾乎非常的低,幾乎沒人用,從實際的角度來講,百度目前仍然有存在的意義。」

相關新聞
美國仿冒黑名單 百度再上榜
美「惡名市場」 百度淘寶入列
百度與淘寶被美列入 假貨黑名單
陸50位作家聲討「百度」 痛斥竊賊行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