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華裔青年談創業系列(二)

專訪Lemelson-MIT創新大獎得主陳曉雯

人氣 4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簡妮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享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能進入MIT深造的學生可謂是全球青年中的佼佼者。2010年麻省理工學院科技雜誌評選出35位「全球創新青年」,其中有四位華裔上榜。本報將陸續採訪這四位華裔「創新青年」,本期的專訪對象是2011年「Lemelson-MIT創新大獎」得主陳曉雯博士,她將與大紀元讀者分享她的創新之路。

與另一名華裔「創新青年」盧冠達一樣,陳曉雯博士的父母都從台灣移民美國,而且都在哈佛-麻省理工健康科學與科技專業攻讀過博士學位,都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最殊勝的創新大獎(Lemelson-MIT Student Prize),都開創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兩人竟然有著諸多的相似。

少年夏令營第一回合的「過手」

陳曉雯興奮的回憶在一個天才少年夏令營上初識盧冠達:「我們那個夏令營在洛杉磯。參加者幾乎都是華裔。他當時從台灣特地趕來。大家都認識他,因為他是最聰明的一個。」當陳曉雯來到MIT攻讀博士學位時,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偶遇盧冠達,「我當場認出了他。」

創新精神得益於母親的培養

陳曉雯的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後來她隨母親生活,其母是一名臨床營養師。除了在斯坦福兒童醫院擔任營養師外,還開創了自己的公司。「她一直是我最大的靈感來源,我一直得到她的支持。」她介紹了母親新近出版的一本書:「這是她的第一本書。是一本關於糖尿病的治療和飲食平衡的書。」

喜出望外獲Lemelson-MIT大獎

Lemelson-MIT創新大獎每年頒發給麻省理工學院一名最具創新力的學生。作為世界創新的中心,具有頂級的人才競爭此項大獎。能脫穎而出,獲得此項大獎,將在創新領域極具影響力。

在提交Lemelson-MIT大獎的申請時,陳曉雯還用先生的iPhone拍攝了長達兩分鐘的參賽短片。「當我知道獲獎時,真是喜出望外,感到震驚。直到現在,我還是感到無比榮幸。」她坦言:「在頒獎的那一天,我遇到了其他參賽者。他們都好強,比如一個人發明了用紙作的電池。如果事前就知道這些參賽者,我也許不敢參賽了。」

小白鼠「長」出人的肝

陳曉雯的獲獎研究項目是成功地讓小白鼠長出人的肝。之前一直有科學家試圖達到此目的,但是都沒有成功。她的成功將大大加速藥物測驗的進程,提高藥物研發的效率和降低成本。此項研究有望對新藥研發的效率造成革命性的突破,具有無限經濟效益。此外,此項研發可成為其他科研人員研究肝臟及其功能的平台。

從創新到創業

陳曉雯和他的合作者剛剛宣佈成立一個科技公司Sienna Labs。他們研發了一種色素,可以提高醫用激光的效率和安全性。這個技術並非來自陳曉雯的博士研究項目,而是她和另外兩名創新創業青年在幾年前到處尋找創新想法,然後發現了這個好的想法,經過幾年的秘密研究,終於研製出來。

她說:「現在我們的目標是籌集資金。希望能夠籌集到50萬美元。」 她表示,對他們的創新產品有興趣的投資人都可以聯繫他們。

回饋社區 願為年輕人靈感來源

Lemelson基金會致力於教授年輕人如何創新。作為該大獎得主,陳曉雯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創新榜樣。對此,她感到無比榮幸並表示,非常願意和大家分享她的創新心得。◇

相關新聞
新西兰馅饼大赛 华裔赢超级大奖
高錕患老人癡呆症 部份獎金捐贈研究老人病
3華裔學者獲年度派克德科學獎
3華裔入選加國百名最具影響力女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