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誠信救貧 陳明智善行遺愛人間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勤台灣台南報導)光光去,暗暗來,出身清寒農家,僅有東山國小畢業學歷的台南市東山區的陳明智,憑著傻勁與誠信做生意,一生樂善好施,一生行善獲贈200多個匾額與獎章。他以參與公益的意志力來對抗病魔,但仍在3月28日晚間安靜慈祥的辭世。次子陳清鏗表示將成立基金延續完成先父對公益的參與,讓愛發光發熱照拂人間。

陳明智平日省吃儉用,早年和一家建材行結帳時,建材行少算了7,000餘元貨款,但他說「不該拿的錢,就不要拿」,並主動退還算錯的款項,老闆大為賞識與嘉勉他的誠信,後來多以成本價賣他材料。後來他在嘉南大地震後,白河地區重建建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賺了不少錢,這正所謂善有善報。

但他更在事業有成時積極回饋社會。69年7月獨資創辦東山阿萬伯圖書館,積極提升鄉下孩子的教育水平。16年前,陳明智加入家扶中心出錢出力,常捐款出席各項愛心活動,同時也是兩名國外貧童13年的資深認養人。他退休後,到處行善做功德,99年2月以亡妻陳蘇笑名義捐救護車(造價180萬)給東山消防隊;同年9月再捐20萬元家扶中心的建館基金(85年至今已捐出扶幼經費達80萬元),在台南市地區他早已是傳頌鄉里的「活菩薩、大善人」。

此外,他每逢歲末定會捐助白米濟助貧困人家,遇有窮人死亡沒錢辦喪事時,都會替他買棺木。另外,像捐地蓋廟、學校獎學金、冬天送暖、鼓勵弱勢單親媽媽等善事更是傳遍地方鄰里。民國84年加入扶幼委員後,出錢出力且熱心參與各項扶幼活動,早已是扶助家庭與兒童們心目中的「愛心爺爺」與「活菩薩」。

他辭世後,中國國民黨台南市黨部、新營扶輪社、台南縣家扶中心…等社團主動為陳明智董事長成立治喪委員會。次子陳清鏗代表家屬感恩,希望將他父親的愛繼續遍灑人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位朋友告訴我:如果你現在上谷歌(Google)搜尋John Rabe 這個人,你會找到48萬6千個網頁結果,這個人是眼下主流社會最熱議的人物------- 一個納粹份子,在中國南京淪陷期間,解救了大約25萬人的生命,被人們尊敬地稱為「中國的辛德勒」。影片《約翰‧拉貝》就是根據其本人在1937-38年間的日記(中文版又名《拉貝日記》),將這段歷史搬上了銀幕。我們幾人在這位朋友的感召下,觀看了該片,大受感動,回來上網谷歌搜尋,才隔兩天已超過65 萬網頁。
  • 「建國百年萬步台灣行」活動發起人紀政大力推廣縣市「精采一條路」,台中市長胡志強今天熱情回應,他表示,台中市能打造1條從台中火車站走到台中港的行人友善道路。
  • (據民視新聞報導)一位默默行善二十多年的華裔女性、關惠群,從二十四年前起就一直在住家附近,每天提供免費的食物,讓遊民可以餐餐有個溫飽,這樣的善行,感動了整個社區,還獲得美國政府肯定,讓她從美國總統奧巴馬手上、領取至高無上的美國總統公民獎。
  • (大紀元記者李晴玳高縣報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高雄縣長楊秋興30日上午表揚99年度高縣好人好事代表,獲獎的黃孫素美,從居家婦女走出來,陪著擔任慈善團體聯合協會理事長的先生黃英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楊秋興特別頒發匾額感謝善心善行,也藉此拋磚引玉呼籲大眾一起關懷社會與弱勢。
  • 英國多塞特郡的一名婦女幫助問題少年的方法很特別,她教這些年輕人如何與馬交流,這些少年在這過程中更加瞭解自己,變得更有自信,因此不再像過去那樣好鬥。這名婦女還曾經幫助監獄裡的犯人通過與馬對話來改善行為、控制情緒。
  •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傳統的大紅花轎大家都看得多了,昨日萬聖節在香港島山頂就舉行了一項有趣的抬轎比賽慈善活動,48個隊伍、約500人都花盡心思打扮。
  • 據華府本地一家電臺報導,2006年12月,19歲的士兵羅斯‧麥金尼斯(Ross McGinnis),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一枚扔到他車裡的手榴彈,犧牲自己,救了同車的四個戰友。
  • 獲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台灣愛心楷模陳樹菊,今天與其他9名台灣和香港善心人士獲香港方面頒發「愛心獎」。
  •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由台灣關愛之家所舉辦的「2010關懷愛滋之旅-自行車慈善行」,於今(25)日正式出發。一位來自義大利籍自行車手Matteo及志工們以騎自行車方式,展開5天騎乘活動,希望透過活動,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懷愛滋感染者及愛滋寶寶。
  • (大紀元記者黃淑貞台灣南投報導)南投文化基金會,5日在南投文化園區舉辦音樂市集及跳蚤市場,邀請弘明實驗高中、雙龍社區發展協會身障快樂樂團、山葉音樂教室等3個團體做音樂演出,跳蚤市場則舉行全新及二手物品拍賣,另外,中寮的農友提供150斤的柳丁義賣,日月畫會的蕭茹炏老師,也提供三幅版畫作品共襄盛舉,所得全部捐給公益團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