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黨報高調維紀暗示高層分裂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人民日報》日前發表署名文章,要求黨員、幹部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對於任何觸及黨的政治紀律這條高壓線的人,不論其在黨內的威望和職務有多高,「決不姑息遷就」。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了中共高層內部出現了四分五裂,及權力鬥爭的激烈性。

繼去年10月的「鄭清源」(正本清源之意)評論文章後,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5月25號發表了署名「中紀聞」(即中紀委諧音)的「堅決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的文章,要求黨員、幹部「自覺遵守黨紀、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進一步強化政治紀律意識」。

文章不點名的稱少數黨員幹部在一些涉及黨的重大政治問題上「說三道四、我行我素」等。文章還認為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是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並重申「六個決不允許」的要求,不許在群眾中散佈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意見,不許公開發表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言論,不許傳播醜化黨形象的言論等等。

這篇文章在發表後立即引起了不少政治觀察人士的關注。

香港明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在3月「兩會」再次強調「中國不搞西方式民主,不會實行多黨輪流執政」,但溫家寶自去年8月「南巡」廣東後多次發表「政治體制改革」言論,上月底訪問馬來西亞會見華僑、中資機構代表及使館人員,又提及政改,顯示黨內的爭論仍然激烈。

這次黨報發表「中紀聞」文章是要「以正視聽」,並指「是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其口吻遠比「鄭清源」更強硬,顯示「七一黨慶」前後,明年十八大前,中共不容黨內再出現任何改革聲音了。

獨立中文筆會秘書長趙達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一般在這種情況下發這樣的文章,肯定有中央某一個大人物在背後。我覺得現在可能是權力鬥爭很激烈吧。」

他認為,現在臨近六四週年紀念日,這篇文章也可能是警告廣大黨員不要為六四事件說話。

北京憲政學者張博樹對媒體表示,這篇文章可能是針對中共老幹部、黨史專家辛子陵的。最近,他因為撰寫批判毛澤東的《紅太陽的隕落》而遭到左派團體「烏有之鄉」的公訴。

陳破空:黨內四分五裂

旅居紐約的政論人士陳破空對美國之音表示,隨著中共18大領導層交替時刻的臨近,中共從高層到地方各派系之間加劇了派系鬥爭,而這篇文章所針對的是黨內四分五裂的這種現象,而不是針對某一個人。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中紀委發表的這篇社論本身反映了一種焦慮,來自於中紀委或中共高層對中共內部、尤其是高層分化、分裂趨勢的焦慮。」

觀察人士注意到,就在上個月,《人民日報》發表了呼籲以包容心態對待不同聲音的文章。其他官方媒體最近一段時間也刊登過立場相互矛盾的文章。

對於這種現象,獨立中文筆會秘書長趙達功認為,這是因為18大快到了,各種派別都冒出來了,包括毛左,包括黨內的改革派等,都在發聲。

不同聲音反映權力鬥爭的激烈

陳破空還認為,官方媒體出現不同聲音是因為高層領導權力平均化的結果,也反映了高層權力鬥爭的激烈。

他說:「中共因為在毛澤東和鄧小平這個時代之後就失去了權威人物,因此首先在中共高層出現了權力平均化的現象,就好像從胡錦濤到李克強這幾個政治局常委,他們的權力相對比較平均,因此一旦一個人掌握了某一個部門,他可以自說自話。」

港媒分析,目前距「七一」中共建黨90週年只有一個多月時間,同時還是12.5規劃的開局之年,現在中共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將這場「大騷」做得盡善盡美,以營造出一系列顯示中共「偉大」的輿論。對內,是向民眾灌輸「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思想;對外,則是以「世界第二經濟體」來顯示中共的能力。近期任何質疑中共的聲音都會遭封殺。

責任編輯:穆清

相關新聞
高層内斗 大地震變人禍 災民悲傷轉憤怒
【新聞大家談】拜登川普2024首場辯論 火花再現
美國籲中國人赴美學文科 專家:有兩個好處
外商對大陸直接投資連降12個月 專家解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