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質疑多 茅于軾:報廢後該如何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穆清綜合報導)大陸長江中下游最近嚴重的旱情持續引發外界對三峽大壩的質疑,人爲因素不可忽略。北京著名經濟學者茅于軾指出,三峽大壩的興建由官方一手主導,當初在論證與通過上都有問題,而且未來退役後又該將如何?

身為經濟學者,茅于軾22年前曾對興建三峽大壩持保留意見,在官方主導下,他與多位學者的意見都未被採納,三峽大壩興建的表決權,最後被推給了不具專業能力的人大代表。

最近長江中下游嚴重的乾旱引起許多質疑,不少專家認為與三峽大壩有關。2008年大陸南方發生罕見的雪災時,外界也有質疑聲災害與三峽大壩有關。

針對三峽大壩的風風雨雨,最新一期的廣東《南方人物週刊》訪問了茅于軾,論及長江中下游旱情與三峽水利工程之間關係等多個問題。

在談到三峽工程論證過程時,茅于軾表示,工程的論證和通過都有問題,當時明顯是政府的意志在主導,不客觀,論證也比較淺。

例如,茅于軾當時提出100年、300年三峽大壩報廢以後將是何種狀態的問題,在論證中就沒有出現。

報導說,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以往就是因為有問題造成壩區淤積嚴重,最後導致大壩報廢。對此,茅于軾說,三門峽是當時蘇聯專家做主,大陸工程師沒有發言權;但是三峽大壩決策中沒有蘇聯專家的作用,大陸官方在論證過程中卻有傾向性。

旅居德國的學者王維洛在《三峽大壩早拆比晚拆好 晚拆就拆不了》一文中表示,目前三峽水庫中的泥沙淤積量約為19億噸,長江的水流量尚有能力將這些泥沙帶入大海。隨著時間的延長,三峽水庫中泥沙淤積量將累積增加。

他說,當三峽工程運行三十年後,在論證報告上簽字的專家也不敢保證重慶港不被泥沙淤積。到那時再想拆除三峽大壩,泥沙淤積量超過40億噸,長江水無法將那麼多泥沙帶入大海,而是堵塞中下游河道,迫使河流改道,想拆也不行了。

茅于軾曾發表《水庫退役後的狀況和後果為何不見論證》一文,他說,當時的心態是「別人沒想到我想到了,於是就提出來。」

據大陸官方統計顯示,截至5月29日,中國耕地受旱面積1.044億畝。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旱情較為嚴重。5省有329萬人、95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罕見乾旱人為因素不可忽視

中國著名環保人士汪永晨在接受新唐人電視臺採訪時表示,「魚米之鄉」出現旱災,與三峽水庫蓄水影響氣候,河流上眾多的水電站破壞生態環境,對濕地的大量開發等人為因素都有關係。

汪永晨說:「三峽水庫這樣的蓄水對氣候都會有影響,比如說它的下面沒有水了,就沒有水蒸發,就沒有降雨,水電站因為他們要蓄水,一段一段的河都成了乾涸了,最重要的是它破壞了整個生態,每一次受災最慘的還是農民。」

旱情嚴重的湖北近千條山溝河溪斷流。洪湖、長湖、斧頭湖、梁子湖等主要湖泊蓄水比歷史同期少七至九成,大片湖面乾涸,周邊農田用水緊張。

汪永晨說:「像鄱陽湖、洞庭湖過去都是它有很多小的那些湖,濕地洪水來的時候它可以蓄水,乾旱的時候它可以釋放。可是現在濕地都給改成了高速路,改成豪華住宅區。這些濕地大量減少,其實對我們這次大旱也是有非常大的威脅的。」

《中國水污染地圖》的作者馬軍對德國媒體表示,三峽蓄水,導致「清水下瀉」,泥沙被攔阻,流到下游的是清水。結果下游河道被沖刷變深,即便水量增加,水位可能還是會減少。而這直接影響到通江的湖泊。

馬軍介紹,降雨量少是乾旱最主要的原因,但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也導致自然調節能力的消失。「圍湖造田,大量湖泊被侵佔、被圍墾。現在新一輪的破壞更多來自房地產的開發,包括工業園區的建設。」

相關新聞
時寒冰:西南大旱與三峽大壩
核陰影下的三峽大壩
西南大旱與三峽大壩
英外交官稱三峽大壩面臨嚴峻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