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媽媽的日子

小芬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在學校輔導室已超過九年了,所輔導的學生,大都有情緒、人際、家庭問題,而問題家庭的人數逐年增加,單親人數也逐年攀升。雖然我四十幾歲了,但還是無法釋懷我已失去母親,黃曆年回娘家年味已不再有媽媽的傷感。

二年來,從理智面對母親車禍身亡,到曾經一度想起媽媽,開著車就哭了。好像當了媽媽後,才能清楚的了解學生家長的心態;而失去媽媽後,才真正了解單親學生的孤單感,能更準確的給予心理支持。

以前習慣三餐被服侍,不知道冬天裡,兩手在水龍頭下,洗著碗筷那種凍到骨子裡的感覺。一有時間就出國參加活動,放心的將小孩往媽媽家裡送,沒想太多,也不用太操心,總認定,外婆一定會好好照顧小孫子的。

看同事管教小孩時,讓我覺得我好像忘了我那二個寶貝兒子,是如何學會拿筷子、騎腳踏車的?甚至何時不用尿布,這些我好像都沒有參與。「沒有失去不知道珍惜」是我在課堂上提醒學生的話,但那只是隨口說說而已,現在再想起這句話,卻是相當刻骨銘心,甚至是傷痛的。

記得大學同學曾到我家住了一個寒假,要離開時,跟我說我是幸福的人,因為父母很疼愛。當時我回答說:「哪有?我的父母重男輕女。」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汗顏。從小我就喜歡跟媽媽作對,老說她不公平;還經常冷戰,就為了想跟同學一樣,戴名錶、騎名牌腳踏車。慾望雖然最後都得到了滿足,但很快的東西就不見了。我想,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愛小孩的,而兩代相處需要共同經營,雙方一起付出,不能光靠一方給予,另一方只想獲得。

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故事,也許是黑白的,也許是彩色的。希望往後我能更珍惜與每個人的因緣,更能貼近每個學生,讓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得到最好的支持。也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另一種思考模式看待自己身邊遇到的人事物,從裡頭學習與磨煉,更在其中成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南市各界慶祝教師節暨表揚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教師共計186人,24日上午,在東東宴會式場盛大舉行。市長許添財在現場親自將教師節的電子賀卡傳送到每位老師的電子信箱中,並頒獎表揚資深優良教師,感謝他們對教育的無私奉獻。

  • 就像迎向藍天白雲的浦公英,你們即將離開學校,飄向遠方,畢業啟動了你們往不同的方向飄去,面對新的就學或就業的旅程。趁著學生啟航前的日子,學校要送你們3個畢業禮物。
  • 孩子啊!教室裡的課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呀,人生的課程卻沒有教室,也未設修業年限,自己既是學生,也是老師,可得好好用心的探索與鑽研!
  • 記得學期末為一位特別的學生監考,他是肌肉萎縮的障礙者,手腳都不太能用力,必須由同學攙扶行走,但是他在智力方面卻沒有問題。由於他的狀況特殊,所以考試的時間比一般人長,也因為手腳沒力,需要有人協助畫答案卡。
  • 在教育的第一現場,那些我們以為「不太重要」、「難見速效」的環境教育、環保教育、生態教育……,似乎是該換個角度想:如何真正的「教育」,讓那可見的環境反撲,能更慢一點來到呢!
  • 年後,和幾個朋友相約,一起去看望一位我們都很敬重的高中老師。老師是很有個性的,經常和我們談論一些與課本背道而馳的觀點。有其他老師覺得他故作清高,我們卻一致認為他是唯一一位沒有被洗腦,也不拿成績逼我們的老師。
  • 高職老師上課管教學生,遭學生拿手機側錄並回嗆、po上網。站在教育第一線的學校老師會不會因此事件,而開始害怕管教學生?學生偷拍管教情形po上網,老師會不會介意把事情弄大,從此不去管教翹課不守規矩與一時迷惘走錯路的學生?而這種惡性循環所造成的教育惡果將由無辜的學生來承受,不是噬血的媒體。
  • 有個流傳已久的網路笑話,內容大致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考生,考前到孔廟拜拜,希望能有好成績。當成績單發下之後,他的成績依然不如理想,有人提醒這位考生:「你求錯地方了,要考英文怎麼去拜孔子,孔子又不懂英文!」
  • 再次代課的因緣,我遇見了昔日輔導過的學生偉豪。上課時他沒帶課本,只得無奈的遵循舊例,先讓他到教室後面罰站,他倒是挺安分的站著聽課。我不由想起當年那位幾乎被老師放棄的孩子:父親酗酒成性,母親長年在外工作,一直是年邁的老祖母照顧著他。當年他的父親對老師出言不遜, 又強烈干涉老師對學生的管教,深深的傷了老師的心,以致於老師幾乎要放棄他……。
  • 網路資訊分享的初衷是平等、友善與共享。在網路打破人我分際之下,勢必得重新檢視與安排某些倫理與秩序。因此,怪罪張大春與賈伯斯,以權威姿態高高在上,甚至傷害小女孩或大學生研究與報告的熱忱,如此的迴響,大有人在。但是一個友善的環境,該如何架設彼此的界線呢?畢竟自由發聲的社會裡,「尊重」是必要的,也不能漫無紀律與省思,這些絕對是無法迴避與忽視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