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安南】下龍灣 潑墨畫中的水、天、石

名列世界八大奇景之一

文 / 攝影 意文

人氣 15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23日訊】名列世界八大奇景之一的下龍灣(ha long bay),位於越南東北部的廣寧省,靠近中國邊境,距河內5小時車程,當車子駛近海防時,沿途已可見仙山般的海上石林美景,若隱若現。因其景色酷似廣西桂林山水,因此世人稱之為「海上桂林」,被選為越南盾鈔票上的圖案,也是007電影《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 (又譯:「不死明天」)的拍攝場景之一。1994 年12月17日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名列世界八大奇景之一的下龍灣( ha long bay),位於越南東北部的廣寧省。

全灣水域面積有 1,550 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120公里,超過2億年的喀斯特海岸景觀,造就1969個大大小的石灰岩小島嶼,每個島嶼都覆蓋著濃密的叢林植被,已有980座島嶼已被命名。

下龍灣分為三個小灣,景區內的石灰岩島多集中在東面和西南面,另一些高度達 50至200 公尺頁岩島,分佈在有著茂密樹林覆蓋的東南面。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石灰岩島嶼若繁星密佈,時而獨聳、時而綿延,崢嶸中帶著幾分秀美,俐落中又伴著孤傲。


石灰岩島嶼若繁星密佈,時而獨聳、時而綿延,崢嶸中帶著幾分秀美,俐落中又伴著孤傲。

下龍灣之名的傳說

下龍灣的「下龍」的字面意思,是指「下降的龍」之意。19世紀以前,古書籍中,沒有下龍灣名稱的記載,而此海區為安邦,綠水,雲屯等名字。19世紀末,法文出版的「海防新聞」報導:1898年Alavangso船長Lagoredin少尉在該海域三次見到一雙巨大的海蛇,不只少尉,許多船員也看見了。歐洲人聯想象似亞洲傳說的龍,是否由此廣寧海域被取名為「下龍灣」?此後,「下龍灣」之名才出現在法國的北部灣航海圖。

傳說一:一群從遠方飛來的白龍,被此處的綺麗風光所吸引,自天上飛躍下來留在海灣裏,白龍翻騰激起千層浪,化作千姿百態的奇山異島。

傳說二:一天,巨龍突朝海中狂奔而去,那強韌的尾部因搖擺而掘出許多深谷和裂縫,巨龍猛力跺地而使得山嶺崩倒,當巨龍躍入海中之後,這地區便灌進海水,形成的谷地很快被水填滿,僅有山嶽的峰頂——現在的「岩島」浮在水面上,而留下今日景觀。「下龍灣」按越南語的語序習慣,被稱為「泳下龍」(Vịnh Hạ Long)。

傳說三:安南古國受到外敵侵略,神龍為了要拯救當地眾生,現身於下龍灣的上空,由神龍口吐出龍珠散落於海上,龍珠幻化或成岩石,或聳立成山,互相連接組成一道自然防衛抵抗侵略者的屏障,解除被侵入的危機。

歷史上,在下龍灣多次發生反抗強鄰的海戰,先後在3場戰爭中,越南軍隊利用小島間迷宮般的水道,阻止敵人登陸。據科學工作者考證,這裏是原來歐亞大陸的一部分,後沉入海中,形成了這種自然奇觀。不過,傳說也豐富了人們對下龍灣美景的聯想。

遊下龍灣最好方式

遊下龍灣,就像遊漓江一樣,處處皆景,目不暇接。進入下龍灣國家公園遊覽,只有搭船穿梭於巨大石灰岩中,才最能感受這大自然奇妙。在海灣中滑行的舢板和浮舫的風帆,也為那份永恆之美增色不少。

下龍灣總共擁有超過500艘的遊船,其中150艘可供過夜,具特色的仿古船(Junk boat)能增添賞遊興致,但是到了一些定點必須轉乘小船,才能順利進入。


靠岸的仿古船(Junk boat)

遊船河的途中,可以看見居民們當成居家的小船,或是一個母親帶著幾個小孩向遊客索取錢或食物的,不時,還可以遇上在海上漂流的小木船,販賣水果,或載著龍蝦、螃蟹、蚌類等海鮮等等,下龍灣物產富饒,海裏有許多名貴的水產。遊客與船上的商販比手畫腳地交談,領略漁鄉的風土民情。


居民們當成居家的小船,所有家當全在小船上。


向遊客索取錢或是食物的住民。

岩洞奇觀下龍灣

搭船盪漾在祖母綠色的海灣,品味著旖麗的島嶼風光,實在為不可多得的享受,船家不時在某個島嶼上停靠,然後帶遊客參觀岩洞,這些岩洞有「天然溶洞」和「海蝕洞」兩種,洞內鐘乳岩形狀各異,別有洞天,蔚為一奇觀。


這些岩洞有「天然溶洞」和「海蝕洞」兩種,洞內鐘乳岩形狀各異,蔚為奇觀。


這些岩洞有「天然溶洞」和「海蝕洞」兩種,洞內鐘乳岩形狀各異,蔚為奇觀。


這些岩洞有「天然溶洞」和「海蝕洞」兩種,洞內鐘乳岩形狀各異,蔚為奇觀。

一層又一層從海底冒出的石灰岩島,陸龍灣、香山、中國桂林也是這樣的喀斯特地形,但是以下龍灣的景色取勝,主要它是位在海上,且面積極廣,島嶼極多,更有著一種狀闊之美。

石如其名

已被命名的島嶼中,「鬥雞島」越南下龍灣的標誌,石如其名,兩峰對峙,真像一對傲鬥的雄雞;「香爐島」如浮在水面的大香爐鼎;「筷子島」,真像一根粗大的筷子直插入大海;「蛤蟆島」,其形猶如蛤蟆端坐海面上,嘴裏還銜著青草。海面奇形怪狀的岩石,還有老鼠島、烏龜島、人頭島、雙乳峰、海狗島、猴子島、駱駝島、筍尖島……等,皆因外觀而得名,足見其微妙微肖。雕琢成人間仙境,這是大海的傑作。


聞名的鬥雞石海上兩峰對峙,真像一對傲鬥的雄雞呢,是越南下龍灣的標誌。

越南保存最完整且最美的鐘乳石洞

天宮洞(Thien Cung),目前越南保存最完整且最美的鐘乳石洞,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溶洞風貌。於1993年被發現,於1998年5月1日正式開放,是下龍灣人工大規模修整的第一個溶洞。

據說當地一位漁民在海上躲避風雨時偶然發現。當時他被洞中的奇觀驚呆了,誤以爲闖入了美輪美奐的天宮,「天宮洞」自此而得名。

傳說,龍王子愛上一位美麗的仙女,他們的婚禮在石窟的中心持續了7天7夜。大象高興的跳著舞,小龍飛過鐘乳石和石筍,蛇盤繞著樹木,石獅子在風中舞動的鬃毛,南方的精靈和北方星星也前來參加宴會,這一切熱烈活躍的慶祝氣氛所有場景都化成溶洞化石。

該洞截面呈長方形,寬25公尺,長120公尺,高20公尺左右,長度取南北走向。沿著一百級石階攀緣而上,進入足有四層樓高、幾千平方公尺的「天宮」,,雄偉壯觀的鐘乳石壁畫,被各色彩燈點染得五彩繽紛,栩栩如生天然造型的鐘乳石和石筍,千姿百態,古樸、華美、逼真,讓遊人們看得驚詫不已。

有「岩洞奇觀」之稱的「藏木谷」

美麗的「藏木谷」 (Dau Go Cave),是下龍灣區域最大的洞穴,有「岩洞奇觀」之稱。19世紀末,第一批拜訪它的法國遊客命名為「仙洞」 (Grotte Des Merveilles)。

它位於海拔189公尺「萬景島」最高峰的半腰,洞口不大與海面相接。漲潮時,小遊艇可以直開進洞中。洞內分廣闊,分為三層,外洞可容數千人。

從「外洞」通「中洞」的拱形洞口,只能容一人通過。拱形洞口邊立著一塊酷似大象形狀的大岩石,像衛士守衛著洞門。透過拱形洞口射進來的光線,照得一座座鐘乳石象閃現出綺麗的光彩。

中洞長8公尺,寬5公尺,高4公尺,洞裏似一座精美的藝術館。再通過一個螺口形的洞口,就進入了長方形的「內洞」,長約60公尺,寬約20公尺,四周鐘乳石錯落有致,很自然地形成許多小洞及生動的雕像造型。洞壁上無數的鐘乳石和石筍,形狀各異,形象活靈活現,崢嶸奇特,鬼斧神工,令人稱奇。

船家再度靠岸,走了十多分鐘登上「英雄島」(Titov Island)山頂眺望海景,從高處眺望下龍灣,果然視野更加遼闊,星羅棋布的島嶼,鑲嵌著點點風帆,薄霧迷朦中,峰巒疊翠而寧靜。


登上英雄島頂端的涼亭,360度俯瞰下龍灣。


登上英雄島頂端的涼亭,360度俯瞰下龍灣。

下龍灣還有近乎原始狀態青蔥繁茂的熱帶叢林的「巴門島」,還有野豬、梅花鹿等野生動物出沒。「若島」上的紅鼻猴王國的猴子全是紅鼻子、紅屁股,極為頑皮和大膽,不怕生,見到人就成群地跳躍歡呼。

還有一些島嶼上住有流動的漁村,漁民,他們在這淺水區工作,捕捉200種魚類和450種軟體動物。因地勢陡峭,大部分島嶼杳無人迹,因此得以保持其自然生態景觀。

景如潑墨山水雅致意境

下龍灣的美,美在「水、天、石」景色,豈止靈秀,是世外出塵的美。在此處遊趣是一種「意境」,與國畫中的潑墨山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下龍灣經常籠罩在煙波浩渺霧氣中,船在大小島嶼中行駛,霧氣將眼前一列島嶼,顏色從黑到白深淺層層疊疊羅列,又忽隱、或若現,真如身在如幻似真的山水畫中。有機會您一定要身歷其境!


登上英雄島頂端的涼亭,360度俯瞰下龍灣。

相關新聞
彩繪的中世紀小鎮 契斯基庫倫洛夫
組圖:契斯基庫倫洛夫舊城區
用喝的溫泉 捷克療養雙勝地(上)
用喝的溫泉 捷克療養雙勝地(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