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網路科技泡沫危機 悄然再臨

唐浩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25日訊】1990年代末期的網路科技泡沫危機,如今再度悄然上演。

美國知名的線上音樂服務公司「潘朵拉」(Pandora)在6月15日首度公開募股上市(IPO),一開盤股價就暴漲25%,盤中漲幅一度超過60%,也讓該公司市值突破40億美元,帳面市值居然凌駕於企業規模龐大的美國線上(AOL)。

然而,就在IPO第二天,股價隨即暴跌28%,跌破16美元的發行價;往後幾天股價不斷低迷徘徊,至21日為止,仍在14至15美元區間勉強徘徊。

以獵人頭聞名的企業尋才網站LinkedIn,也在5月19日首度上市交易,股價一開盤即報上83美元,收盤收在94.25美元,成功募資約7.4億美元,成為繼2004年Google上市後IPO規模最大的網科公司。但接下來LinkedIn股價不斷向下滾落,至6月21日僅剩63美元水位。

至於5月初風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人人網」,股價更從上市開盤當天的19.5美元,一路溜滑梯到目前僅剩7.6美元。

網科類股泡沫化危機,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樣,已經悄然掀開。

今天網路科技類股儼然成為全球資金的最大賭場,吸引世界各地的投機資金入場對賭,快速套利。特別是針對擁有一定名氣的社群網站下注大量籌碼,放出大量利多消息為股價做多;待其IPO上市後,首日股價推向最高點,隨即賣出退場,將籌碼換為現金提領走人,往後股價宛若水銀瀉地,一蹶難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在網路泡沫破滅前,當年美國有19%的IPO來自網科類股,其中17%來自海外公司。但去年的IPO(165件)中卻已有高達32%(57件)來自網科類股,當中高達39%(22件)來自海外──特別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網科市場。網科類股IPO,顯然過熱。

事實上,網科企業的熱烈IPO風潮、股價卻又暴起暴落的奇景異象,也反映出市場基本面對於多數網路科技公司的體質並不看好、缺乏信心,因此只想趁著這波社群網站熱潮,來快速搶賺一筆「短進圈錢」的橫財,並無心長期投資入股。尤其是有過90年代末期網路泡沫化的教訓後,所有投機資金更是不敢持股留駐太久。

特別是像推特(Twitter)等許多知名網站,儘管聞名全球,但至今卻仍找不出有效的商業獲利模式,或仍處於長期虧損,只能靠著外來資金不斷燒錢續命。從而讓長期型投資人不敢進駐,卻反而給了短線型投機客一次當「IPO禿鷹」的絕佳機會 。

但其結果,卻是反而吹大了這顆「外華內虛」的網路泡沫,堆高了網路科技產業崩盤的機率與速率,最終受創的,是如蝸牛爬行般復甦的美國與世界經濟。@

相關新聞
亞太網路科技高峰會為台灣引進IPv6通訊協定
新網路科技:可以聞的電子郵件
網路科技化解舊金山交通危機
網路科技發達  義大加強智慧財產權宣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