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宣佈明年減收一萬大陸孕婦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為解決大陸孕婦湧港生子問題,香港政府星期五(六月二十四日)宣佈明年公私營醫院接收非本地孕婦名額,公立醫院由現時的一萬多人減至三千四百人,私家醫院則預留三萬一千個名額,政府相信措施有助紓緩本港醫院婦產科的壓力。

政府跟公私營醫院商討後,訂出公立醫院明年最多收三千四百名非本地孕婦,比去年減少約七千名,港人在大陸的妻子也不能豁免。私家醫院則共可以收三萬一千名,指比今年少二千名。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表示,九月起,醫院要接收非本地孕婦要取得衛生署發出的預約分娩確認書,「證明書有數碼在上面,令衛生署可以跟進,同時入境事務處也可以跟進,必要時入境事務處可以查詢衛生署、醫院或者醫生來確定。」他強調不會給任何人有機會利用各種渠道增加數字。

他並警告大陸孕婦不要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冒險衝到急症室產子,「這對她自己的健康,或對嬰兒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過去都見過一些災難性的個案在這方面,令嬰兒有不正常或是不健康的發展,這對無論孕婦也好、嬰兒也好或是整家庭來講,是一個不明智和不應該做的行為。」

對有仲介公司聲稱可以協助大陸孕婦來港產子,周一岳強調會嚴厲處理,「我們要注意到,產科醫生會否受仲介人影響作這方面有些商業交易,而在醫務委員會不容許任何醫生在這方面有這類型交易。」他補充說,部份私家醫院已就此問題徵詢廉政公署如何處理。

周一岳表示,醫院管理局會繼續投放更多資源,加強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服務。個別私家醫院亦會進一步完善初生嬰兒的加護服務,減少需要轉介往公立醫院跟進的個案。

另外,醫管局又公佈,廣華、屯門和威爾斯醫院因為本地孕婦需求大,明年會停止接收非本地孕婦,其餘五間公立醫院會監察產科和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容量,調節名額。

今次政府大幅削減明年公立醫院內地孕婦產子名額,最受影響的是中港家庭的內地孕婦。中港家庭權益會組織者曾冠直言,中港家庭的經濟能力一般較夫婦均是內地人的家庭差,中港家庭的內地孕婦主要到公院產子,未來不少孕婦會被迫在港逾期居留,直至臨盆才衝入急症室產子。該組織將發動近百人於7.1上街遊行抗議。

相關新聞
港30年後人口889萬 大陸孕婦產子佔一半
大陸孕婦剖腹產率世界第2
大陸孕婦產子大增 港府頭痛
大陸孕婦湧港 產科憂缺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