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心燈:心淡人自樂

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經常為自己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而煩惱。雖然他們很想擺脫煩惱,卻找不到煩惱的真正根源在哪裡。如果向他們詢問生氣或者不快樂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下面的理由:老闆太刻薄,所交的朋友對自己不忠誠,孩子太不爭氣而沒有進入名校,以及老公或家長太過吝嗇給的零用錢太少等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把個人的得失看得很重,而且都認為自己的煩惱完全來自於他人的錯誤,卻沒有人去真正反省自己的任何缺點或過失。

對於一般人來講,在欲望面前都非常脆弱,很難抵擋住人世間的各種誘惑。然而,人對金錢或物質的欲望一旦無休止的膨脹起來,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心性。人的欲望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一個人如果不能看透生命的本質,至死也離不開欲望,一生也擺脫不了煩惱,因為命運往往在滿足了一個人的欲望的同時,又塞給他一個更難滿足的新的欲望。只有那些走上了返本歸真之路的修煉人,才能徹底的放下名利之心,永遠脫離人世間的煩惱。

相傳在唐朝時期,肅宗皇帝為心中的各種煩惱所困,逐拜南陽的慧忠禪師為「國師」,希望他能為自己排憂解難。有一天,肅宗問禪師:「朕如何才能得到佛法?」慧忠回答說:「佛在自己心中,他人無法給予!陛下看到殿外空中的那一片彩雲了嗎?能不能讓侍衛把它摘下來放在大殿裏?」 肅宗無奈的答道:「當然不能!」 慧忠又感歎的說:「世人求佛,有的人為了讓佛祖保佑求得功名;有的人為了求財富、求富壽;有的人為了擺脫心靈的責問,真正為了修佛而求佛的能有幾個?」 肅宗聽後又問禪師:「怎樣才能擁有佛的法身?」 慧忠答道:「欲望讓陛下有這樣的想法!不思靜修把生命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空想上,幾十年醉死夢生下來之後,到頭來不過是腐屍與白骸而已,何苦呢?」「哦!如何能不煩惱不憂愁呢?」 肅宗皇帝退而求次的問道。慧忠爽朗的回答說:「不煩惱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一心向佛,也決不會自認是清靜佛身,仍然經常自我反省。只有煩惱的人才整日想擺脫煩惱。修行的過程是心地明朗的過程,無法讓別人替代。放棄自身的欲望,放棄一切想得到的東西,其實你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

由此看來,即使是貴為皇帝,雖然他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也仍然還有很多滿足不了的欲望。那麼作為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來講,如果不懂得主動放棄,他的欲望可能會更多。有欲望而不能滿足必然心生煩惱,那將是無法解脫的。心淡人自樂,懂得了這個簡單的道理,就能遠離煩惱,度過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物質享受中得到的快樂是不可能長久的。人要想在精神上得到長久的喜悅和永恆的幸福,就必須走返本歸真之路。
  • (shown)物質財富不只是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即使在我們能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它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
  • (shown)人世間的許多事情,很難做到一夕成功,必須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才能堅持到底。
  • (shown)失敗與挫折帶給人們的不只是失望,它同時也給人們帶來烈火中重生的機會。
  • (shown)人世間一切真正的幸福與快樂都源自於善心,善心常在就能遠離憂愁、悲傷和煩惱。
  • (shown)心淡如水的智者明白「無求而自得」的道理,悠然的達成更多的願望。
  • (shown)在困難面前,其實我們每個人最需要的就是再堅持一下而已。
  • 不以成敗論英雄、不計較人世間的得失,以大忍之心善待天下所有的眾生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的表現。
  • 中華傳統的母親花又叫忘憂草。(農糧署桃園提供)
    Yoki幾乎沒有感受過母愛,3歲時父母就離婚了。長大後,她正憧憬擁有一個自己的幸福家庭時,又被嗜賭的母親連累,關進了拘留所。這樣的成長過程,讓Yoki覺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轉機出現了。
  • 突然一隻狼說道:「其實,狼有狼的法則,狼也有愛心,甚至會扶養人類嬰孩,當然也不會攻擊未成年女孩,何況女孩為了救羊,決定以身餵狼,這是感天動地的故事,那二隻癱下的羊,為救牧羊女也願意捨身餵狼,這些自我犧牲精神,令狼群感動!其實,狼與人類本可諧和相處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