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中共宏調錯打中小企業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26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張經倫綜合報導)自去年以來,央行連續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大中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的歷史高位。過於頻密地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卻使市場的資金價格出現紊亂,儘管尚沒能控制住通貨膨脹,但不斷收緊的貨幣政策卻把中小企業「錯打」的受傷太深。

中共央行不斷收緊貨幣調控政策,但控制通脹作用尚不明顯。最近的經濟資料表明,中國的通貨膨脹在不斷加劇;但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卻成為宏觀調控「錯打」的對象,傷痕纍纍,面臨生死難關。

通貨膨脹進一步加劇

7月13日,中共統計局公佈中國上半年經濟資料,上半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5.4%,PPI(工業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7.0%。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漲達到6.4%,創三年來新高。通貨膨脹的加劇顯而易見。

與去年相比,今年物價的上漲勢頭可說是一浪高過一浪。百姓最關心的食品價格6月份上漲幅度為14.4%,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2.4%,鮮蛋價格上漲23.3%,豬肉價格同比上漲更高達57.1%。

與5月份相比,通脹仍在加速,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1.4%。據中共統計局發佈的50個城市食品平均價格變動走勢,6月下旬,豬肉價格漲勢突飛猛進,其中豬後腿肉高達每公斤30.58元,五花肉達每公斤29.72元。

與此同時,蔬菜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大白菜已經由5月初的每公斤1.73元,漲到6月末的每公斤3.24元,漲幅達到87.3%。

貨幣政策從緊效用有限

為應對通貨膨脹,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不斷從緊,但效用有限。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連續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6月20日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上升到21.5%、中小金融機構上升到18%的歷史高位,同時,央行今年也已經加息3次,7月7日,央行宣佈提高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0.25%,使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達到3.5%。

但相較CPI來看,銀行存款仍是負利率狀態。負利率持續,儲戶就會選擇將存款從銀行中提取出來,尋求更高收益的投資途徑。這部分資金在市場上到處遊動,部分抵消了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效用,使市場上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依然持續。

此外,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萬1,975億美元,比去年增加30.3%;6月份貿易順差擴大至220多億美元,遠遠高於5月的130億美元。這讓人根本看不到下半年新增外匯占款大幅下降的可能。

如果無法扭轉市場上流動性過剩的形勢,通脹仍然難以被控制,中國的CPI再創新高毫無懸念。

事實上,只要通脹沒有被控制,中共的從緊經濟政策也很難改變,未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仍會是常態。

中小企業被「錯打」 受傷太深

儘管尚沒能控制住通貨膨脹,但不斷收緊的貨幣政策卻把中小企業「錯打」的受傷太深。

自去年以來,央行連續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大中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的歷史高位。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固然可以吸納過剩的流動性,且不致增加貸款企業與個人的利息成本,但過於頻密地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卻使銀行信貸資金捉襟見肘,同時也使市場的資金價格出現紊亂。

銀行貸款額度的緊張首先使不受銀行青睞的中小企業貸款無門,民間金融融資成本迅速提高成為高利貸。實際上,比起無錢可貸,中小企業寧願為貸款付出更高的利率,因為後者至少可以保證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致中斷,項目和企業不至於立馬就死。這也是民間借貸利率高至官方利率的數倍乃至數十倍,仍供不應求的原因。

但整個經濟大環境不變,借高借貸無疑飲鴆止渴。為此而被迫自殺的不在少數,如5月20日被發現沉屍湖底的珠光集團浙江鋼結構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立強,4月 13日在自己車內自焚的內蒙古福禾豆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金利斌。還有一些中小企業主採用了出逃的方式無聲消失,如5月份出逃的溫州餐飲連鎖企業港尚記老闆嚴勤夫婦,6月份出逃的浙江天石電子有限公司老闆葉建樂。

資料顯示,溫州20%的中小企業處於半停工的狀態,溫州官方的多項調查顯示,2011年前三個月,溫州眼鏡、打火機、制筆、鎖具等35家主要出口導向型企業利潤同比下降約30%,虧損面占1/4多;全市企業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認為當前資金緊的企業佔到42.9%。

另一方面,反映中小企業的匯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5月的51.6已經降至50.1,其中,生產指數回落至臨界值50,也說明中小企業生產處於停滯狀態。

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張文獻也表示,目前珠三角一些中小企業出現了生產經營困難的情況,也確實有逐漸加重的趨向。

有學者在赴廣東、福建調研之後變得憂心忡忡,認為在一些同類產業特別集中的地區,民營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糟糕。

可預測的是,如果按照這樣的貨幣緊縮節奏調整下去,破產的中小企業就會增多,中小企業將面臨倒閉潮。

企業老闆:最大的困難是貸款太難

近日,多家東莞中小企業倒閉引發社會對珠三角中小企業經營環境的關注。當地老闆認為,稅收高、工資上漲、原材料上漲、競爭激烈等都導致企業經營困難,但最大的困難是貸款太難。

東莞市貝樂園玩具廠揭老闆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企業沒有甚麼利潤,經營很困難。

他說:除了稅收高,原材料也漲價很多,進貨成本提高了10%左右,除此之外,人工成本也提高了,「工人工資已經漲到2,500-3,500,去年才1,800-2,500,上漲在30%左右。」

他認為:最大的困難是國家沒有貸款,貸款太難,而民間融資風險太大。「有些企業貸了高利貸,想維持下來,後來就倒閉了,債也欠了一屁股。」

「大家都在苦苦支撐,利潤很低也在做,維持生存。」揭老闆說,像他們這樣的企業「基本上都這樣」,在東莞經營困難的最少有30%,有些經營不下就倒閉了。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全國工商聯剛剛完成對17省市中小企業的大調研,調研結果顯示,當前中小企業生存非常艱難,困難程度甚至超過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銀根的緊縮致使絕大部份中小企業資金鏈岌岌可危。這份逾萬字調研報告已遞交國務院。

此前,中共官媒有報導稱,今年的中小企業貸款規模高於往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表示,銀行的人都知道怎麼回事,今年規模以上企業的標準提高到1,200萬,過去是500萬,今年小企業信貸有額度優惠,一些中型企業貸款銀行將其拆解成若干筆小企業貸款來滿足,這個很多銀行都知道,數據都是騙上面的,或者上面也知道,樂於被欺騙。

本文轉自233期【新紀元週刊】「中國經濟觀察」欄目,稍有變動。
http://mag.epochtimes.com/b5/235/964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存錢等於貶值 美定存利率低於通脹率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通脹風險依存
旱情推高食品價格 中國通脹難見頂
南方大旱農田絕收失149.4億 中國通脹加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