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中校總會探討中文教學

人氣 17

【大紀元2011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凡迪舊金山灣區柏林甘市報導】8月13日,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在柏林甘市召開2011年年會。各地分會會長、顧問和當地多所學校的老師和校長參加,大會期間舉辦了專題演講,探討中文教學。
  
專題講演者包括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全美中文教學中心主任郭譽玫博士、Lewis 大學Institutional研究及企劃執行主任劉娟博士、舊金山州立大學中文部林秀惠教授、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東亞系中文部資深講師盧令玉、「中文數位教師協會」陳姮良會長、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長程規劃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昭宏博士,等多位海外中華文化推行學者,為大會做學術性專題講演。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東亞系中文部資深講師盧令玉(中)接受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會感謝狀(攝影: 劉凡迪 / 大紀元)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會長毛小苓,自從她擔任會長以來,她覺得更應該提高學術水平,也要增加與外面的聯繫,這樣才利於以後長存。這次年會與往年有些不同,許多中文老師參加參加學術談論。
  
一直從事中文學校教育的郭譽玫建議,中文老師要邊教邊學,具有雙語能力,瞭解學生,知己知彼。老師要不斷增長見聞。她發現許多中文老師中文好,但一進入教室就不知道如何教,所以她在伯克利開設了執照班等,提供如何教好中文等課程。
  
劉娟常聽到有些老師抱怨有些學生不好管,後來她發現這不是學生問題,而是老師教學方法的問題。許多中文學校採取考試,測驗方式評定學生,有些學生考的好,但真正能學到多少,老師不知道,學生也不清楚。她建議在未來中文學校採用教學評估方式,有具體的評估標準,學生知道自己學習目標,通過一階段學習,老師也清楚學生可以做甚麼。
  
林秀惠介紹,自9.11後,美國政府接受各種議見,廣泛普及外語教育,從幼兒外語教育開始。 她建議中文學校應加強各方面合作,例如美國政府,中小學、大學等。
  
教過中文學校的盧令玉感覺中文學校老師非常辛苦,面臨許多挑戰,例如學生程度懸殊大,學生學些動力普遍不足,教材不適合等。她建議中文學校多做些教學法的培訓。
  
陳姮良感覺要幫助中文學校老師思考所有教中文課程的老師面對是生活在美國的孩子,他們受美式教育,與教主流學校老師都有同一目標,所以中文學校要符合國家外語的標準,才能把學中文的孩子們帶到國家規定的目標。不管老師如何運用科技,但最終老師要考慮如何更好的外語教學標準。如果只是玩電腦,就沒有達到教學的習目的。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成立於1994年,十五個分會,擁有五百多所學校,四千名老師和六萬多名學生,主要宗旨為傳揚中華語言及文化,提供資訊及教師訓練等功能。 ◇


生旦淨丑藝術中心學生在表演(攝影:劉凡迪 / 大紀元)

相關新聞
《蠶食美國》製片人:共產主義者是什麼?(上)
聖荷西教會舉辦講座:共產主義如何蠶食美國?
金山灣區FASCA舉辦新生培訓成果展
灣區數百民眾卡車集會遊行支持川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