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庫存30年新低 Q4農糧行情看漲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灣台北報導〉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美國持續下調今年供給,全球穀物市場在供給面下降,新興國家需求持續攀升的背景下,使得全球穀物庫存持續下滑,穀物價格在基本面支撐下,表現相當亮眼。玉米價格上漲29.5%、小麥價格上漲16.41%、黃豆價格上漲6.11%。

美氣候炎熱 不利穀物生產

美國7月氣候炎熱,平均氣溫為1960年代以來最炎熱的一年,美國穀物生產要回復正常生長狀況,8月必須為較低溫的天氣,但連續數周居高不下的異常高溫,使得美國農業部在8月12日下調了今年穀物的產量預期,上周遭到颶風侵襲,熱浪加上颶風的雙重夾擊,8月23日又下調了玉米、小麥的良率。

上週美國公布今年穀物良率報告,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與去年同期良率,其中玉米種植良率截至8月23日,品質差、跟非常差的比重高達17%,遠高於去年的10%;品質好與非常好僅57%,遠低於去年的70%,顯示今年美國穀物不僅產量下降,品質也下滑。

今年美國穀物供給將大幅低於美國政府6月時預估,加重了市場對於產量縮減的預期,預料未來農糧價格仍將居高不下,獲利成長動能可望進一步向上攀升。

近期聯合國農糧組織對於全球糧食庫存數量的統計數字,滑落到30年來最低水準,整體的糧食庫存量已低於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所建議的17-18%安全水位。

2009-2011年肥料價格走勢持續攀升

當全球糧食隨著替代能源而價格飆漲,激勵原本休耕的農地開始復耕,為提升種植效率,肥料的需求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水漲船高,上游主要原料–氮、磷、鉀等三大元素的市場報價在2009至2011年開始逐步走高,讓農糧族群躍身成為資產配置裡重要的投資標的之一。

富邦農糧精選基金經理人林俊賢表示,儘管全球農民積極擴大既有耕作面積,休耕農地也接連加入復耕的行列,然而種植面積的擴張,在實際運作上有其時間不可壓縮性,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充至想要的規模,因此,想要快速增加產量,勢必要從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下手,而提升單位面積產量最有效的途徑便是大量使用肥料,在上述連鎖因素加持下,肥料價格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具有續航力的上漲趨勢。

林俊賢指出,8月份向來是財報公布的密集期,照理獲利成績亮眼的農糧族群本應有所表現,然而,在今年的8月份,美國主權信評史無前例的遭到調降,引發全面性的全球股價修正,首當其衝的包括,高度依賴信評等級來籌措資金的金融業,以及耶誕訂單旺季不旺的科技業。相較於實質面受到侵蝕破壞的金融及科技兩大產業,農糧產業普遍並不依賴信評來籌措資金,而秋收時節的供給吃緊也預示了旺季暢旺,因此研判,在恐慌與混亂之中遭到錯殺的農糧族群,有機會成為首先浮上水面的標的。

就價值面而言,林俊賢分析,目前美國S&P500指數本益比僅12.3倍,大幅低於歷史長期平均的16倍,美國主權債信評等調降事件創造出價值面的吸引力,凝聚了價值型投資人的投資意願,而其中,主要分布於北美地區的農糧產業獲利年增率約38%,遠高於S&P500指數的11.7%,可以說是美股各主要產業中的獲利資優生。

林俊賢認為,待市場以時間或空間消化了這次的利空衝擊,最具獲利成長動能的農糧族群可望展開新的波段漲升行情。

相關新聞
德總理:八國峰會將處理全球糧食危機
外電:中國能否度過全球糧食危機?
全球糧食危機 非洲貧民人口暴增一倍
氣候變遷降低全球糧食產量  智庫籲積極增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