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變飲水 聖地亞哥再邁一步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加州聖地亞哥市污水回收計劃可行性試驗今年夏天進入第二階段。在今後一年至一年半內,安裝在北城污水回收廠(North City Wastewater Reclamation Plant)的超級污水淨化設備,每天將小規模淨化100萬加侖回收水,收集數據,並向公眾開放參觀。

聖地亞哥市公用事業部官員表示,該階段的投資近1200萬美元,預計於2013年初結束。其主要目的是檢測水質和估算回收水成本。如果可行性被通過,將擴大規模,使污水變飲用水成為可能,為聖地亞哥提供一個重要的再生性水資源。

相關部門也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做公眾教育。為了幫助公眾瞭解污水淨化過程,官員們鼓勵公眾參觀,並隨時為團體提供講座答疑。

污水再生通常指的是將下水道的污水進行淨化後,用於灌溉或工業生產,這種處理過的水也稱作“中水”,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普遍採用這種做法。

聖地亞哥目前测试的污水回收計劃是將“中水”進一步淨化成類似於蒸餾水純度後,輸送到水庫儲備,再經過常規的淨化處理,成為自來水龍頭裡流出的可飲用水。

該項目將“中水”通過超級污水淨化設備做連續三級處理,即超濾或微濾、反向滲透、紫外線和雙氧水消毒。

但由於處在測試階段,最後得到的高純度回收水仍然會被放回灌溉用的“中水”系統。

傳統的飲用水來源是天然水,如水庫儲備的雨雪水,河水等。聖地亞哥水資源缺乏,85-90%的水購自科羅拉多河和北加州三角洲。近年環境變化使得水源受限,水價上漲,解決水資源問題,擁有立足當地的水資源,成為聖地亞哥一件大事。

污水變飲水,並不是新出爐的熱乎主意。聖地亞哥至少在10多年前便開始探討這個話題,當時被反對者貶稱為「從馬桶到水桶(toilet to tap)計劃」。

2005年後,聖地亞哥水危機日益加深,重拾此話題。2008年,儘管市長桑德斯仍舊反對,市議會通過議案為建設超級水淨化設備開了綠燈。當時的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也發表社論「反對將馬桶水變成自來水」,質疑水的質量是否真的能達到標準。

時過境遷。2004年的民意調查顯示,28%的民眾支持將污水變飲水,而三個月前,支持率上升到68%。在接受公共電台KPBS採訪中,該項目主任斯特拉(Marsi Steirer)認為,促使觀念轉變的主要原因,一個是對公眾的教育使人們認識到淨化技術的發展使水質能夠達到標準,另一個是缺水對經濟的影響,使人們感覺到水危機的真實存在。

聖地亞哥北鄰的橙縣在2007年底就開始了污水回收成飲水的運作,據公共事業部提供的信息,橙縣的回收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收水淨化系統,每天生產7000萬加侖回收水,夠60萬居民的飲用水之用。

在北城污水回收廠的宣傳掛軸中,有一副是離橙縣不遠的迪斯尼樂園,那裏的飲用水就是來源於污水的回收水呢!

除了橙縣,美國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城市使用回收水作飲用水。世界上,新加坡也是常被引用的例子。宇航員從尿液中回收飲用水,也是支持者們援引的例證。

環境保護家索碼(Gabriel Solmer)對聖地亞哥公眾電台KPBS說,污水回收也對海洋環境起到保護作用。聖地亞哥每天排放到海洋裡的污水近200萬加侖,而且這些污水的處理並沒有達到標準,給海洋帶來污染。將污水進一步淨化成飲用水,不僅解決水危機,也減少了環境污染。

市公用事業部官員萊福(Alma Rife)認為,持反對意見的人多數是因為觀念和心理,從下水道出來的水,在一些人心裏,仍然有一個很強的「呸,髒!(yuck!)」的陰影。

擔心水質,擔心污水裡含有一些即使是高度淨化過程仍無法除出的菌類和寄生蟲,也是一些人反對的原因。另外,也有人擔心回收水成本高,經濟效益低。萊福說,水質和成本正是該項目要測試的。

官員估計,如果此項目通過評定,下一步的大規模回收水淨化,估計每年能生產1600萬加侖回收水,占聖地亞哥市每日2億加侖需求量的8%。

圖:超級污水淨化設備中的反向滲透管陣列。(攝影:楊婕/大紀元)

相關新聞
加州5月房屋中位價再創新高 銷量降
針對亞裔老人搶劫 聖地亞哥三人被控罪
取款機前刺傷懷孕婦女 聖地亞哥27歲男被捕
面臨450新訴訟 聖地亞哥天主教區再申請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