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人從漠視時間到停不下腳步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06日訊】近一段時間,中國的一系列社會焦點事件成為世界熱議的話題。在外媒眼中,中國人做事要名利雙收;理財最好能一夜暴富;結婚要有現房現車;就連坐車也經常插隊。

「快」成為中國人現代生活標誌

一名曾多次到過中國的日本老人對大陸媒體說:「有一個詞記得非常清楚,同時也非常喜歡,就是『蹓躂』。」儘管中國人誰也不願回到那個時代,但在這個日本人看來,這個詞似乎代表一種悠閒的生活。他說,這主要是因為那時候日本人也在為快生活而煩惱,那時日本人生活有「三快」:吃飯快、大小便快、走路快。他注意到,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後,深圳出現了一條改變中國人觀念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但最近中國發生的一些問題卻讓國內外質疑起近年來讓中國人疲憊不堪的「快生活」。文章稱,其實當年深圳的創業者還有一句口號,那就是「安全就是法律,顧客就是上帝」,只不過這句口號並沒有像「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那樣被中共廣泛接納。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7月28日稱,快節奏以及強調「快」成為一些中國人現代生活的標誌。該報在另一篇文章中稱,中國人當下都熱衷趕時間,到處都需要快節奏︰手機在響,電話在催,最愛「快進」,狂點「刷新」。

評論要搶「沙發」;寄信要特快專遞;拍照要立等可取;坐車選擇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做事最好名利雙收;理財最好是一夜暴富;結婚還要有現房現車。一些中國人總是風風火火,把每一天都當作打仗來過。他們認為快生活才能賺到更多的錢,擔心這個機會不抓住,就會被社會拋離,抓到手的才是「硬道理」,但捫心自問:忙碌中的你,有沒有迷失生活方向。

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大陸記者用輸入「中國人」和「急」等關鍵詞後,立刻彈出近2,000條報導,其中最多的是中國人著急買房,一片新樓還未蓋起就會吸引來一批購房者,甚至比售樓公司還著急。

從漠視時間到停不下腳步

曾幾何時「快生活」這個詞在中國人頭腦中只屬於美英等西方國家。19世紀末,美國人雅瑟‧史密斯寫過一本書《中國人的性格》,專門用一個章節來寫中國人「漠視時間」。他寫道:「對中國人來說,盎格魯—撒克遜人經常性的急躁不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

如今,史密斯所說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經常性的急躁」就變成了中國人「經常性的急躁」。日本《產經新聞》不久前刊登一名日本學者的文章,講述他遭遇的「焦急中國人」。文章稱,在廣州機場,因為大雨使航班延誤和取消,被困機場的一些中國乘客大打出手,將候機廳的電話、電腦等設備破壞,還毆打機場工作人員。文章稱,因為天氣原因讓乘客被困機場的事情,在世界上哪個國家都發生過,但中國人快速的生活節奏使一些乘客喪失了「自制力」。

「為甚麼焦急和不耐煩成為中國人社會心態?」美國中文媒體7月26日稱,這是由於資源緊缺引發爭奪,分配不平衡帶來傾軋,速度反而加重人們心中的煩躁。文章稱,其實中國人也是「世界上最耐心的人」。

人們排隊買房,可以提前3天就全家輪班開始排;買促銷減價貨,排一上午隊也在所不惜;人越多的餐廳,中國人越喜歡,寧肯坐在門口塑料凳子上吃兩個小時的瓜籽;中國人感冒也要去掛專家號,寧肯長時間排隊。該媒體認為,中國人的焦急癥,都是為了確保自己不被社會拋離。

對中國人的「快生活」方式,英國廣播公司曾略帶調侃地說,請人吃飯,中國人愛說「您慢用」;吃完飯送客,會說「您慢走」。現在,這些話成了單純的客套。

在高鐵撞車事件之後,英國《太陽報》網站稱:「中國人現在沒有學會走路就在奔跑。」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膚淺、庸俗、浮躁 趙忠祥向娛樂主持開炮
【紀元專欄】上官天乙:浮躁的中國足球
劉燁林嘉欣的"戀之風景" 打動浮躁都市人
高曉松:社會風气太浮躁 如今的歌手不配我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