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爆廣深高鐵復測報告:查出57處問題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綜合報導)近日,一則由網友貼出的廣深高鐵「截圖」顯示,廣深高鐵在復測中存在約57處問題,而廣深高鐵公司對此不置可否。而結合此前有關廣深高鐵開通時間的多次官方內部相互矛盾的表態,更加重了民眾的猜疑。

廣深高鐵開通一再推遲 疑與存在太多問題有關

新浪微博披露,原定於在深圳大運會之前開通的廣深高鐵深圳段,由於不明原因一再推遲,最近被爆存在57處隱患,有自稱內部人士曝光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名為《廣深港客運專線覆測項目及存在的問題》報告的截圖。報告顯示,廣深高鐵復測出57處問題,其中多處問題跟信號有關。而承接廣深高鐵通信信號系統集成建設項目列車控制系統(CTCS),正是「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的通信信號設備供應商中國通號集團旗下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目前新浪微博上可以查找到最早發佈相關信息的人是網友「幸福在深圳」,該網友在9月1日下午5時貼出標題為《廣深港客運專線復測項目及存在的問題》報告截圖,還通過文字發佈「廣深港客運專線復測完成項一共發現57個較大問題」的內容,此後該消息被多位網友轉發。

2010年5月,廣深高鐵已經全線建成,然而直至2011年9月,仍然沒有開通的消息。廣深港高鐵是中國「四橫四縱」客運專線中京港高鐵的組成部份,線路連接廣州、東莞、深圳及香港。今年8月前,鐵路部門和沿線政府部門均透露計劃在大運會前通車。但線路至今未開通,鐵路部門之後也再未透露線路開通的相關信息。

微博指出,該報告編製於8月12日,報告詳細列出了廣深高鐵復測時發現的軌道、道岔、信號設備狀態、接觸網、通信系統、信號系統、客服系統、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共計8大項57個問題。

在列舉的這些問題中,通信系統和信號系統尤佔大頭,編號6到24總計19個問題屬於通信系統,編號25到44總計20個問題屬於信號系統,二者相加總計39個問題,占所有問題的三分之二強。

專家指問題嚴重 鐵道部不予回應

在這些通信和信號系統的問題中,故障率比較頻繁的突出表現在「無線通信超時」和車載DMI顯示「ATPCU故障」和「NVMEM故障」。

一位高鐵專家告訴《新浪網》記者,車載DMI是人機界面,能夠顯示當前速度、最大限速、目標速度、目標距離等駕駛信息,並能用於列車相關信息的輸入。而 ATPCU則是CTCS-3系統的主機控制核心單位,能夠根據接收的一些數據結合列車目前的運行速度得出速度曲線,從而監控列車運行。這一核心元件一旦出現故障,則對列車的運行安全會造成很大的隱患。而NVMEM則是一種數據存儲器,如發生故障,造成數據丟失或錯誤,也會造成安全隱患。
 
而據此前北車工程師魏明(化名)給大紀元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的高鐵CTCS總體設計存在致命缺陷,鐵道部是打死都不會說的。 

鐵路論壇高級技師惠邦日前在《關於動車事故給電子工程師/鐵道部/調查組的公開信》中也指出,既然電腦可靠性差是天生的不可改變的,那鐵道部為甚麼還要將其用於閉塞系統?真是一件奇怪的事。電腦設備出故障的時候,很難查到故障出在哪裏。如果 關機重啟,故障現象卻不肯重複出現,讓人傷透腦筋。這是鐵路,每輛列車上有一千多名乘員,車速這麼快,車距這麼近,稍有差池就會導致追尾。鐵道部把乘員的 生命交給電腦和單板機掌控,這是冒險。鐵道部很瘋癲很荒唐。

惠邦認為,既使搞不明白CPU出錯的原因,但是CPU會出錯這是一種現象,這是常識,從業人員總該是知道的吧。可是鐵道部居然不知道這個常識。「前幾天我一看鐵道部的CTCS2,居然用CPU做閉塞,我就吃驚得說不出話來,鐵道部怎麼用這個做閉塞啊,能不出事嗎?」

自稱鐵路內部人士身份的爆料人稱「幸好沒有趕在大運會前通車」。據瞭解,該截圖還顯示鐵科院測出廣深高鐵的問題列表,稱在「光明站」一處岔位,列車在時速80公里運行時」脫軌係數已接近安全限度值」,另一處岔位在同樣時速也「超出限值」。

7月23日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後,鐵路系統緊急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部署了大範圍的鐵路安全排查。微博上披露的內容是否為此次安全排查結果是網友最關心的問題。

廣鐵集團宣傳人士表示,對此「不予回應」。網友「奧一」發帖質疑:「作為廣東網友,請問省交通廳,出了問題可以不予回應?即使這種質問不專業,你們難道不應該出來澄清,高鐵出了這麼多問題,難道公眾的質疑是無是生非嗎?請問省交通廳,如果高鐵不回應,你們是不是應該出來回應一下」。

為趕工期 調試走過場

據《新浪網》報導,上述報告顯示,列舉的一些問題截至報告編製日尚「未復測」,而針對一些頑疾,該報告表示8月12日後已具備聯調聯試條件,將進行復測。

而讓人蹊蹺的是,前述深圳市交委的網站顯示,早在7月26日廣深港客運專線廣深段已結束為期一個月的聯調聯試,併進入試運營階段。

鐵道部京滬高鐵專家組一位成員告訴《新浪網》記者,一些高鐵項目都存在著盲目縮短調試期的現象,例如京滬高鐵原先的調試期應為半年,結果後來縮短為三個月。

該專家表示,一定要按科學規律辦事,一定要調試到沒有重大問題之後才能順利開通,不能因為人為地設置開通期而罔顧調試結果,盲目縮短調試期。

(責任編輯:李熙)

相關新聞
「動車事故」後效應面面觀
7.23慘案陰影 動車司機:看綠燈不敢信
北車動車組停運 專家:高鐵風險依舊
臧山:動車事故和「狗語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