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追尾 嚴重抨擊

標籤:

【大紀元9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 齊之豐華盛頓報導) 圖片來源: Reuters 9月27號上海地鐵在豫園站附近相撞,救援人員把一名受傷男子抬下車廂 在過去的30里,中國執政黨共產黨及其政府時常強調所謂的“中國特色”或“中國國情”。顯然,“輕度造句”運動是一種中國的特色國情,在世界各國都看不到。

目前正在中國互聯網上熱烈展開的“輕度造句”運動的緣起是,9月27日,上海地鐵發生列車追尾重大事故,導致280多人受傷,20人重傷;中共所嚴格控制的中國中央電視台在報導這一重大事故的時候使用的說法是“輕度追尾”。

*央視“輕度”成話題*

中央電視台對重大事故/新聞的輕度表述立即引起中國公眾的注意,並招致廣泛的抨擊,其中嚴重的抨擊如一位網名“SZ老默”的網民在新浪微博上發表的,不但抨擊中國官方這次的表現,而且捎帶上官方兩個月前的表現:

“我們知道事故會發生,只是不敢相信他們對待事故的態度如此惡劣。寧波動車事故,草草掩埋車體;上海地鐵事故,央視定調輕度追尾─遮掩,說明他們也知道事態嚴重,也就更讓人氣憤!”

相對比較輕度的抨擊則是已經被四處傳轉發,原作者不可考的一則網貼:

“【 中國進入輕度時代 】 地鐵,輕度追尾;事故,輕度氾濫;決策,輕度失誤;社會,輕度不滿;貨幣,輕度貶值;法治,輕度混亂;物價,輕度上漲;稅收,輕度斂錢;民生,輕度痛苦;分化,輕度發展;權力,輕度腐敗;經濟,輕度危險;輿論,輕度造假;制度,輕度缺陷;環境,輕度污染;改革,輕度逆轉。”

*“輕度”變成大眾娛樂*

與此同時,中國中央電視台或許是輕度使用的“輕度”一詞,成為中國目前最流行的娛樂詞。“輕度造句”在中國成為全民娛樂活動。

有的造句基本上是在語文造句範圍之內,如網民“瘋狂的machine”在新浪微博上造的一句:

“最近有點輕度煩躁,沒女友,輕度孤獨。工作忙,輕度疲勞。輕度貧困,輕度受挫,輕度健康……”

有的造句則是調侃中國時政,如網民“睿rui睿-明志慎思”在新浪微博上發表的一則“輕度造句”:

“知道天宮一號升空後,我輕度雞動了。”

(註:與“激動”同音的“雞動”二字顯然涉色涉黃,“雞動”也是目前在中國互聯網上的一個流行詞。將“雞動”與天空一號飛行器發射升空這種帶有明顯政治性的新聞聯繫起來,也是一種很典型的政治表達。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有兩篇報導,專講政治與色情的關係,可以參看。)

*“輕度”的份量*

網名“來自外太空的比鄰星”的溫州中學三年級學生朱同學也參加了遍及全國的“輕度造句”的運動,並通過新浪微波發表了她的造句成果:

“我們昨天輕度輸了”

星期四晚上,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被問及她認為為甚麼這麼多的人對“輕度”這個原本是了無特殊的詞突然產生了特殊的興趣這個問題的時候,溫州的朱同學說:

“有點嘲笑的感覺。『輕度追尾』?追尾就追尾吧,還說輕度追尾甚麼的,(大家)就覺得這個詞用得太那個啦。”

在紐約出版的中文政論雜誌《北京之春》的主編胡平先前曾經研究語言哲學。胡平認為,要想理解當今中國為甚麼這麼多的人一下子對“輕度”好像是突然產生了如此之濃厚的特殊興趣,就需要瞭解中國的當代政治。

*“輕度”份量不輕*

胡平說,實行專制的中共政權跟任何其他專制政權一樣,需要不斷用文過飾非的語言來維持其專制統治,例如,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中共強行推行的經濟政治政策,導致幾千萬人被餓死,硬是造成了人類歷史上首屈一指大饑荒;但中共把那場人造大饑荒說成是“自然災害。” 胡平說:

“從那個時代的過來人,即便明明知道不是『自然災害』,但是一提到那個時期,他也會情不自禁地用官方當年給他編造的詞彙,而這套詞彙就可以誤導人們的思考。”

胡平接著說,其實公眾也不是那麼容易給誤導。然而,在過去,公眾明明即使是知道當局的說法是指鹿為馬,顛倒是非,混淆黑白,但也沒法作出甚麼勢均力敵的反駁或反抗。但有了互聯網,情況就大變了,公眾可以立即對當局的胡說進行旗鼓相當的各種反擊。胡平說:

“當局為了掩飾上海地鐵追尾而編造出來的所謂的『輕度追尾』不但沒有起到掩飾的作用,反而自曝其短,而且引起公眾對中共編造術語、誤導人們思考的這種伎倆進行反思和批判。”

*控制輿論不容易*

7月23日溫州附近發生高速鐵路列車追尾事件之後,中國公眾通過互聯網,尤其是通過社交媒體微博自行報導新聞,並對中國當局匆忙結束搜尋倖存者、搗毀掩埋事故車輛的做法提出了強烈的批評。

中共最高當局宣傳部門隨後發出指示,要求其轄下的媒體(包括互聯網媒體)要加強輿論引導,搶佔制高點,控制和引導網絡輿論的話題和走向。微博用戶最多的新浪微博也明顯的加大了言論控制和刪貼的力度。

儘管如此,在9.27上海地鐵發生列車追尾事故之後,包括新浪微博在內的中國大陸各大互聯網網站還是普遍出現嘲諷當局的“輕度造句”運動。這就令人不禁產生一個問題:鑒於中國當局在輿論控制和宣傳方面的投資絕對世界第一,下一次出現同樣的事情,中國當局在宣傳方面的表現是否能有所改善?

《北京之春》雜誌的主編胡平認為,中國當局在這方面可以說沒戲。他說:

“這對大家來說其實都是一個舉一反三,見一知十的問題。也就是說,你一旦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看透了中共當局的這種伎倆,那麼,在所有的事情上大體就都能看得清了。你就不需要新的案例來提醒你自己了。你一旦睜開了眼睛看事情之後,你就不會再閉上眼了。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溫州的初三學生朱同學也是認為,中國當局今後的表現不會改善到哪裏去,但她提出的是另一套論據:

“那些官員在官場就是隨便亂搞,收取別人賄賂甚麼的,根本就想不到為人民著想。”

與此同時,中國成千上萬的網民依然在“輕度造句”,其中包括“老戲2011”的這一句:

“上海地鐵10號線輕度追尾,我輕度吃驚,對央視也輕度心涼了……求求國家不要再造航母了,還是一艘好,我怕兩艘會追尾,即使是輕度的……剛剛發射成功的天宮一號發一個就可以了,暫且千萬不要再發第二個,要發也要等到兩年後天宮一號的使命完成後再發,我怕會追尾,即使是輕度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媒體看中國:「上海地鐵不會追尾」
專家探究上海地鐵追尾謎底
「禍不單行」?追問上海地鐵追尾事故
中共三中全會討論「現代化」 專家:騙人話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