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我在加拿大坐火車 不一樣的感受

定南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10日訊】從中國大陸背井離鄉來到加拿大近20年後,在一個聖誕節平安夜的當天,我第一次坐了這裡的火車。猶如劉姥姥逛大觀園,那種心情、那份按捺不住的好奇和感概,讓兩位同行的朋友直覺得,你這也太鄉下人了吧。也許是吧,因為那一切對我來說,的確都很新鮮。

出於各種考量,加之冰雨的天氣,聖誕節前的幾天,我決定坐火車回到那個我居住了快20年、又不能稱為我家鄉的城市。一提到坐火車,我腦海裡還是20多年前、或許更遠一些年頭的記憶。不善交際、也不會拍馬溜鬚的我,每每要回家過年,或者故里有急事要回去,那就得先提前起個大早排隊買票、或者託人買票。買不到票,只能焦急地等到第二天、第三天甚至更多的日子反覆去排隊。拿到火車票了,上火車前後的那份擁擠、搭乘火車的人們臉上的那份緊張,到現在都難以從我的記憶裡抹去。

一說要坐火車,坐在邊上一起幹活的同事立刻說要幫我訂票,還說要看看有沒有便宜票。當然預先訂票,能省下好多。但我想,兩天後就要坐車走了,能有票就不錯了,哪還敢奢望便宜票啊。結果網上一查,有票!但比平時預訂票多花約20元。一想起來還不到開車回去一箱油的錢,而且,連續幾天的勞頓,開車是太熬人了。所以毫不猶豫就在網上買了票,而且想著,坐火車累了還可以睡覺呢,開車那有這機會呀。

當然票上有我的名字。一想,這可能就是時下鄉下那邊流行的甚麼「實名制」吧,兄妹在電話裡講到家鄉一年來啥變化時,老提到這個詞。但票上記名,這是這裡社會的一個常態,也沒覺得哪裏不妥。前些天到店裡買把菜刀,倒是沒有人向我要身份證之類的東西,可是在那遙遠的鄉下倒是從無到有了,被逼無奈了。由於時空的差別,我時常把常態和變態混淆在一起。更糟糕的是,常常會以那邊帶來的被變了態的心理,衡量這裡的常態而不自覺,常使周邊朋友訝異。

乘車當天,按慣例提早十幾分鐘到火車站就可以的。但朋友們經不住我那份憂心的嘮叨,提前一小時來到了車站。到達車站後,從出租車裡拿出來一堆行李,朋友提醒我到裡面大廳拿個小推車。我三步變兩步地往裡走。拿到推行李的小推車,心裏一念油然而生,「這裡的服務很週到哦!」車站寬敞的大廳,是平地而起的鋼架結構的看起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建築。但裡面很暖和,也不擁擠。

推著行李,我們3人來到服務台。那裏的人都很熱情,用英語和法語打招呼。我們和他開玩笑說,還會Chinese嗎!他哈哈一笑,說不會。不過他如數家珍一般跟我們說:「我會英語法語,也會用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10多種語言和人們打招呼。」然後就問我們幾個人,要不要坐到一起。一會兒就在他的電腦裡「劈里啪啦」了一陣。我們一行3人拿到了坐在一起的票。

接下來,就坐等進站了。說了一會兒話,聽到廣播說,到哪裏的開始驗票上車了。其實我們等車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是和我們坐同一次車的。我們站起來一看,稀稀拉拉排了好長的隊。有的推個小推車,有的拉著帶輪子的行李箱,但都很從容地一個挨一個地依次往驗票口走。沒見到手拉肩扛的,也不見急裡忙慌的,也不見大呼小叫的。一切都很安靜,一切都很有序。我也想跟著排隊了。朋友說,別急,等隊尾過到驗票口,我們再跟上也來得及。

離開車還有10分鐘,我們到了驗票口,遞上車票,行李車就撩一邊了。過了驗票口,下電梯,走一段平地,然後上樓梯,就看到了我們要坐的火車。出來樓梯口,有人引導,哪個車廂往哪個方向去。我的朋友拉著大一點的行李,我們一起往前走到了我們搭乘的第5號車廂。站門口的列車員(這是腦子裡留下的叫法,這裡怎麼個叫法,還真沒問)讓人先上,他幫著用力一下把行李提到車廂。是凡提著大行李的,他都這麼做,好週到哦。

進得車廂,頭兩排座椅的位置是沒有座椅、專門空出給大家放行李的。人們上車後都把大件行李放到一起了。小的行李和大衣之類的,就放到座位頂上密封的貨箱裡(如飛機客座頂上的那種)。

看到這些,我難免動起了小人之心。我擔心中途下車的人,會不會有人順手牽羊呢,因為我帶的是工作用的電腦喔,而且連掩飾一下的包裹都沒有。好在我的座位就在旁邊,我們有2人的座位是能看到行李的,所以小人之心也就放下了。

車廂的座椅是過道左右各2個座位,對面而坐。我們3人坐了4個人的位置,有一個是空的。後來問朋友才知道這個座位不會有人了。在服務台拿票時,那就是那樣安排的。心想,這裡的人想的蠻好的嗎,要是有個不認識的人跟你坐對面,這麼坐一路,多少都會讓人感到尷尬。

開車前2、3分鐘,列車員來問我們說甚麼語言,我們說英語好一些。然後他就用英語給我們說,遇到緊急情況時,我們座位邊上的緊急出口怎麼打開。確定我們搞懂了他才離開。一會兒,火車慢慢走起來了。後來才知道,一節車廂兩頭各有一個緊急出口,坐在邊上那幾個人要負責緊急情況下能打開逃生出口。我的心裏一陣激動,「這裡的人太把人的當回事了!」。

車一開動,我就問朋友,這裡有沒有送水的。他們直樂並告訴我說,來的時候,他們就問服務員要水,結果一瓶礦泉水要2元或3元的,還有咖啡,但要花錢的。哦,原來這樣。這也挺合理的嗎,你要消費,當然就得花錢羅。我的潛台詞是,那個拉行李的小推車也是生財之道啊,他們咋就沒想到呢?

旁邊座位上是一家4口人,兩個小孩,一個3-4歲模樣,一個7-8歲樣子。一路上,小的在玩電子遊戲,大的在手提電腦上看動畫片。車廂裡有幾個帶小孩的,但一路上沒有聽到過小孩的哭鬧聲。

兩個多小時後的中午時分,火車到達終點。出得站來,發現車站裡沒有喧囂,沒有擁擠。大概要趕回去和家人過平安夜吧,不少人步履匆匆,但周圍的一切都讓人感到祥和、安靜。我和朋友打了一個的士,也靜靜地回到了我那遠離故土的棲身之所。

第一次異國他鄉坐火車,不免跟過去的經歷做對比,感覺就是不一樣,經歷的是一路的輕鬆。這一經歷洗去了我那鄉下人過去在故鄉坐火車的恐慌的記憶,它以真實的美好沖刷了我心中久未抹去的印記。加拿大真好,以後我肯定會多坐火車出行。

希望那邊的鄉親父老、兄弟姐妹們不再經受買不到票的煎熬,不再經歷幾番令人恐怖的擁擠,也能安然回家過大年。

相關新聞
青松絮語:從一張火車票說開去
中國實行火車票新規  民眾:方便了誰?
遲到10分鐘火車票變廢紙 打工漢落淚
農民工通宵等待20餘小時買到火車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