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義:重視空氣品質是政府的責任

劉正義

【大紀元2012年01月12日訊】每年都會有中國沙塵暴席捲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等空氣汙染物襲台,嚴重危害台灣居民的健康。為此,醫界與環保團體在日前舉辦「PM2.5對國人健康影響與對策」研討會,會中學者指出,台灣近年吸菸率下降,但肺癌發生率卻升高,就是大量細懸浮微粒造成的。細懸浮微粒可能會附著戴奧辛、多環香烴等致癌物與重金屬等,會誘發癌症或加重心肺疾病,引致猝死。

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發表研究指出,自1994年至2007年間共有380次中國沙塵暴襲台,以統計模式分析發現,單次沙塵暴來襲平均會使台北盆地多死16.3人,平均每年約27次沙塵暴,一年多死440人,14年間共多死6,200多人。研究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人抵抗力較弱,多數死於沙塵暴來襲當日,65歲以下多撐到隔天才死。死亡者亦以戶外工作的男性居多,顯示與接觸空污頻率高較為有關。

台灣因位於亞洲季風區下游,春、冬兩季東北季風強盛時,中國嚴重的污染物也隨之傳送到境內,特別是沙塵暴對地處下風的台灣,造成嚴重的危害。學者呼籲,政府應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出面處理這個嚴重的問題。

其實,環保署最近一年來在多場減碳會議上,都有跟中國官員提及改善空污問題,但結果是毫無改善可言,目前台灣能做的只能是對中國沙塵暴實況的掌握和預報,也僅止於加強「推動兩岸空氣汙染管制技術交流」而已。

「中國的空氣汙染比核幅射還嚴重」,這是中國《工人日報》的一篇報導的題目。去年11月28日,聯合國官方微博披露,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1,081個城市採集的空氣質量數據顯示,中國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值最低的城市為海口(814名)、拉薩(891名)、南寧(892名),最高的是蘭州(1,058名),而北京則位列第1,035名。至於PM10年平均值最低的前50個城市,幾乎被美國與加拿大包攬了。

最近《德國之聲》也報導,近年北京市民肺癌率高發,與日益嚴峻的空污問題有關。市民儼然成了人肉空氣「吸塵機」。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先生12月6日在自己的微博上公佈兩張照片,拍的都是清洗空氣淨化器的污水。一張照片的解說是:「按耐不住好奇心,十天之後,又清洗了一下空氣淨化器的晶片。房間20平方米,結果,如同十天前,水黑如墨。如果沒有這東西,這些污穢是不是全進了我的肺了?」

顯然,北京已經變成了霧都、毒都。其他城市的資料也顯示,幾乎所有中國的城市均不合格,上海、廣州、天津等大城市灰霾天數佔到全年天數的30-50%,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全年有200多天的灰霾天氣。這說明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對於空氣汙染問題是束手無策的。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當局承諾要改善北京環境、治理污染。10年過去了,首鋼也被遷往河北唐山,但北京的空氣汙染並未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看來,對於防範中國空氣汙染對台的威脅,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環保署對歷年來空氣監測資料顯示,懸浮微粒是造成台灣空氣品質不良的主因之一。為有效率改善空氣汙染,必須與先進國家同步重視細懸浮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即將增訂相關的細懸浮微粒PM2.5(粒徑小於2.5微米,只有頭髮的1/28,能直通入肺泡,會更加深對呼吸系統的危害。)的品質鑑定標準。現在台灣已規劃要全面擴充至全台76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網,這將可以充分掌握細懸浮微粒現況。建立更完整的空氣品質資料,也才能保障國人的健康。重視空氣品質絕對是政府的責任。

相關新聞
劉正義:「超級細菌」是如何傳播的
劉正義:中國進口蔬菜未標示產地
劉正義:中國愛滋病隱藏的危機
劉正義:人體健康的首要危險因子--毒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