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府管不住 亞特蘭大作弊醜聞續增

---- 基於測驗成績的教育政策根基動搖

人氣 11

【大紀元2012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漢民編譯報導】在亞特蘭大市區學區老師幫助學生在標準化測驗中作弊的醜聞橫掃過四十四所學校之後,終於由州政府介入才整肅了歪風。可是,在全國各地對公立學校的監督仍散漫無章,以致州政府無法確保他們的測驗成績是否可靠。

亞特蘭大憲政報對此問題做了特別調查,並在9月29日刊登調查結果。整體上他們發現,鬆散的監督使作弊醜聞在別州也在所難免。而且,這些作弊事件已使全美國原先建立的,以測驗分數做重大決定的政策根基動搖。這些重大決定包括教育經費的分發,以及評定是否開除教師或甚至關閉學校。憲政報對全美五十州教育部做了問卷調查後,發現有許多州甚至連最基本的作弊預防措施都沒有,而且大部份也完全不檢查測驗結果是否有異樣。

比方說,現在有兩種已證實有效的檢驗作弊的方法,一種是用電腦來分析試卷上橡皮擦拭的痕跡,另一種是以統計分析測驗分數是否有不大可能達到的進步。喬州採用其中一種方式,而阿拉巴馬州完全不採用。問卷結果還發現,全國各地的做法極不一致,有些州要求調查作弊案例須由學區之外人員進行,然而大部份的州允許學區自行調查。有些州會檢查考試分數有沒有不尋常的進步,但大部份沒這樣做。約有一半的州送獨立的監察人員到考場監試,但另外一半則沒有。追根究底來說,問題就出在美國有個明確的測驗制度來檢驗每個學生學習成果行或不行,但是沒有全國性統一制度來確保測驗結果是否可靠。在「不讓任何孩子掉隊」(No Child Left Behind或 NCLB)的法令通過而成為全國教育政策的基石十年後,聯邦政府還是沒有發佈任何預防作弊的標準、方針,或甚至連建議都沒有。

2001年,聯邦政府通過了「不讓任何孩子掉隊」的立法。該法規定,所有公立學校,以2014年為期限,必須讓所有學生在數學和閱讀方面達到要求水準。 該立法強調了測驗的重要性,要求學校和地區通過標準化考試,學校和學區如果連續幾年未能達到年度目標就將面臨嚴厲的制裁,嚴重者會遭關閉。教職員工的獎金也根據學生考試成績決定。

經年來,聯邦政府一直忽視政府監察機構及測驗專家提出的警告,說不健全的考試監察將導致危及整個測驗制度的大規模作弊。而且遍佈全體系的作弊將使教育部官員誤認為學生成績有改進,最糟的是原來已經學習困難的學生將得不到他們急需的幫助。

作弊醜聞已在幾個大城市浮現,而且憲政報今年初分析各地測驗分數後認為,這是個全國性的問題。今年三月,該報報導有196個學區的測驗分數,有如亞特蘭大學區一樣令人起疑的跡象,而在亞特蘭大這種跡象已被證實是作弊事件。

如果作弊普遍到這種程度,那很可能只會越來越糟。越來越多的學區以測驗成績來決定教師的考績、薪水、及獎金,所以吸引人作弊動機的因素只會加強。目前全國花在NCLB要求的測驗上的費用達七億六千萬美元,然而花在確保考試沒作弊的經費少的可憐。「我們花很多錢和功夫做測驗,而我們卻沒在考試監督標準化下一樣的功夫,」大學委員會(The College Board)的研究部副總裁卡麥拉(Wayne Camara)說:「如果能有改善的,或是標準化的考試程序,作弊就沒那麼容易了。」大學委員會是每年辦SAT考試和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考試的機構。

當年美國國會通過NCLB後,等於是從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手中強接過一些教育管理的職權。但是聯邦政府官員說,若還要他們頒布法令來確保測驗成績的正確性則是過分的要求。不過,卡麥拉和其他的學校測驗專家說,聯邦政府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來協助州政府預防作弊行為。「考試程序沒有標準化,那各州只好自由發揮,或是像朋友之間一般互相借鑑。」路易斯安娜州教育部前任評鑑主任諾頓(Scott Norton)說:「我不是說要訂一套法規強迫每一州照做,但是若定一套優秀範例來參照則會相當有幫助。」

然而,聯邦政府連這一點都不願做。

美國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在近期接受憲政報訪問時表示,考試監察的任務最好是留給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自行決定。「最好的辦法是把這留給能深思熟慮的州級官員解決,而不是增加一個複雜的聯邦官僚制度,」鄧肯說:「我認為沒有任何人會想要一個全國性的監考警察。」鄧肯部長還告訴憲政報說,他覺得沒有太多的因素鼓勵教師們作弊。「你看亞特蘭大的醜聞就知道,作弊實在不值得,」鄧肯又說:「那件事對亞特蘭大實在是很不幸的,很糟的事件。其它都市引以為鑑就知道他們絕不會想捲進這種事件。」

不當的考試監察,通常是源自於教育官員忽略了大家都不喜歡的事。以亞特蘭大來說,當時有人指控有作弊行為時,不光是學區官員、校長、及老師否認有這種事發生,連當地的商業界人士也一同回駁這指控。「一般來說,是沒有甚麼誘因會讓人認真的面對考試作弊問題,」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UNC Chapel Hill)教授、研究測驗的專家西澤 (Greg Cizek)說:「看到考試分數提高,教職員高興,家長也為孩子表現好而高興,學生們被稱讚為學習優良也很滿意,學校表現看起來有所改進時,所有的公眾都為之感到欣慰。」他說,在大部份的情況下,積極加強考試的監督可說是「雙輸」,沒有贏家。

在聯邦政府不管,而州政府自己也不太願意發掘作弊事件的情況下,大部份州政府採用的監察制度,荒謬到作弊的證據擺在眼前他們也抓不到。有記錄顯示,有些州政府在有人檢舉作弊時不採任何取行動,或有幾州學生考試成績的進步幾乎達到不可能的程度,而政府依然不動聲色。

問題的一部份是當局對這些問題連看都不看。憲政報對46州做問卷調查後有以下發現:

•有24個州,包括喬州在內,在2012年並沒有對考試成績做分析,來檢驗是否有不太可能達到的進步。用統計來分析成績的方法很多,但所有的方法都會檢驗成績是否進步到不可能靠教學的改善就達到的程度。

•有21個州沒有檢查試卷上是否有太多的、可疑的、由錯改成對的橡皮擦拭過的痕跡。有一些州,包括喬州在內,僱用承包商來用電腦掃瞄試卷來檢查是否有錯誤的答案擦拭後改成對的。如果這種修正達到一定比例的話,可能表示是作弊。
•有34個州沒有檢查不同試卷上的答案是否過度相同。通常這表示有學生抄襲別人的答案或是老師在這些試卷上填寫答案。

其實這些數字所展現的比表面上看來還更嚴重。

有些有實施檢查試卷的州政府希望怕會被抓到的恐懼心,就足以嚇阻教育人員不作弊。這幾個州,例如德州,有檢查試卷的擦拭修改,但沒有用檢查結果來進行下一步的調查。德州政府甚至不將檢查結果公佈給各學區。

賓州教育部在2009年請承包商做一次試卷擦拭檢驗。儘管檢驗結果表明很可能在費城、匹茲堡、斯克蘭頓(Scranton)及其它學區都有發現作弊嫌疑,教育部還是遲遲不調查。直到去年一個非營利性新聞組織、費城公立學校筆記(Philadelphia Public School Notebook),將其分析結果揭露之後才展開調查。

就算州政府因檢驗結果顯示嫌疑而進行調查,政府官員也常接受一些簡單的理由來了事。例如校方說,是因為有新的老師或是新的課程。然而專家們還是認為這些理由不太能解釋幾近誇張的分數進步。憲政報的調查還發現,有37州允許學區自行對該區教職員進行作弊調查。測驗專家說,這種調查應由獨立於學區的機構進行,因為考試成績進步是對學區官員有利的事。

有很多州甚至採用鬆懈的監視程序,來使教育人員容易作弊。有41州允許老師為自己的學生監考。監考人的責任包括確保考試過程公平可靠,比方說要確定沒有人使用違禁物,把握考試的時間長度,及向上級報告一切可疑之處。有些州政府及學區的記錄還顯示,有教師竟然刻意在考試中向學生指點正確的答案。例如,在鳳凰小學有一位老師告訴同僚她如何用紅色和綠色的M&M巧克力糖在考試中向學生暗示正確的答案。如果她在一個學生的桌上放個紅色的糖,就表示那一題的答案錯了,學生該重做一遍。如果她放個綠色的糖,就表示做對了,趕快開始做下一題。

專家們指出,這種形式的作弊應可由州教育局派的督察巡視考場來抑制。然而在2012年,只有25州採用獨立的督察,而且大部份只用不到二十位督察來巡視成百上千所學校。有一州甚至只用一位督察。在這種鬆懈的制度下,校方將沒有接受到適當教育的學生一年年的趕上去,還為提高的考試成績感到自滿。據憲政報獲得的資料顯示,喬州當局對亞特蘭大學區的作弊在最後非強制介入不可之前早就該制止了。

2005年7月,四名亞特蘭大高中教師說,他們發覺在該校畢業考有廣泛的作弊行為。根據他們請律師寫給教育部的一封信顯示,他們曾告訴教育部說想會面共同討論這個問題。
「我實在不願意將這項申訴轉告給亞特蘭大學區總長,因為這四位老師告訴我他們害怕受到校方的報復。」憲政報依照公開記錄索求程序,得到這封信後發現信中這樣寫道。

州教育部官員在一封回信中表示,他們州並沒有接受這四位老師要求會面的請求,而是依照收到作弊控訴的標準程序直接將這申訴轉達給該學區。這四位老師的申訴沒有導致任何行動或結果。於是,作弊行為在亞特蘭大學區繼續毫無阻礙的再進行了四年。

美國教育部曾在二月舉辦了一個有關測驗公平誠實的座談會。教育部官員說,他們準備在秋季發表座談會研討的總結,但是不會列舉優良範例。這份總結會指出專家的發言,也會建議州政府和學區各自斟酌採納其中的資訊。

相關新聞
法輪功團體參加櫻桃節遊行 華人備感自豪
中國留學生赴美被拒入境 涉及哪些因素
推廣臺灣廟會文化 南灣舉辦舞獅文化班
華運會舉辦壘球錦標賽開幕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