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增 族裔食品漸入主流

西人喜歡粵菜的炸蝦餃 不喜歡北方蒸煮水餃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李平多倫多報導)隨著移民日益增多,包括華裔在內的少數族裔食品也日益盛行,在移民二代和味蕾日益苛刻的本土人口味之間尋求平衡,許多人不光是到少數族裔餐廳嘗試新鮮口味,還想自己在家做,導致許多連鎖超市提供越來越多的各種少數族裔方便食品或調料。到中餐館進餐的主流人士也逐漸增多。

Nielsen加拿大雜貨商雜誌(Canadian Grocer)數據顯示,像華裔、菲裔和印度等南亞少數族裔購物人群正成為本國增長最快的消費人群,到2031年,南亞人口將達360萬,華裔人口達270萬,菲裔達100萬。

加拿大獨立雜貨商聯盟(CFIG)會長斯科特(John Scott)表示,移民來加後,還帶來了自己的民族食品,很快本土人也開始嘗試這些異域食品,促使許多本土雜貨商開始出售更多族裔食品。

同時,Oceans Fresh Food Market、Nations Fresh Food Market和Galleria Market等少數族裔超市也開始日益壯大;2009年,Loblaws更是大手筆收購台灣大統華連鎖超市,開始這一行業的激烈競爭。Longo`s連鎖店賣得最紅火的是Sriracha泰國調味料,亞洲小白菜等綠色蔬菜也日益打入主流消費市場。

在京士頓一家日韓餐館做廚師的蔡先生對《大紀元》表示,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國家,有來自全世界各民族的移民,能夠提供滿足不同人群需要產品的商家會更有競爭力。他說,不只是超市有多族裔商品會受歡迎,就連飯店的廚師如果有多種手藝,會做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菜品都會很吃香,也更容易被僱主錄取,而有的餐廳老闆就要求廚師是多面手。

主流接受族裔食品過程漸進緩慢

位於萬錦市的鴻升館經營粵菜。老闆Sam移民加拿大20年,他對《大紀元》表示,加拿大本地人接觸中餐是近10年的事。10年前,本地人很少去嘗試其他族裔食品,他們對食品的品味主要是香炸食物。

他說,過去本地人認為中國菜就是雜碎店水準,日本壽司都是一個味。其實不是,日本壽司各種各樣,中國廚藝更是博大精深。所謂的「雜碎」,其實就是邊料、多餘的東西,外面裹一層厚厚的麵粉炸好,調成酸酸甜甜的味道。

Sam說,以前來吃飯的客人主要是廣東人、香港人,現在客人群變化很大,其中有40%是講國語的大陸人,還有近20%的客人是本地白人,以及少部分其他有色人種人士。加拿大人性格保守、行動緩慢,這個性格也表現在對其他族裔食品的接受上。他們的食品習慣是歐式食品、意大利食品等,對其他族裔食品的接觸是個緩慢漸進過程。

他表示,中國菜式豐富,主流人士主要還是選擇粵菜較多,川菜因為辣的特色也被一些喜愛中國菜的西人喜歡;中國北方菜較容易被台灣、香港及東南亞華人接受,西人一般不是很喜歡。西人選擇的餃子是粵菜點心裏面炸蝦餃之類的,並不是北方蒸、煮的水餃,特別是山東水餃沾醋這種吃法很難被西人接受。

超市族裔食品漸豐富

斯科特表示,加拿大食品市場的族裔食品在迅速擴大,食品行業表現出朝多族裔化發展的趨勢。不少消費者也對族裔食品表現出強烈興趣。他稱,貨架上越來越多的族裔食品仍繼續迅速擴大。

他說:「如果去超市可能新鮮的壽司已經賣光,壽司已經成為我們主流的飲食,我們也欣然接受其他食品,如泰國食品、馬來西亞食品,但我們不知道如何烹調。」

喜歡韓國餃子的Izabela Bujari說,作為西人,她很喜歡嘗試不同國家的美食,去主流超市也會選購中國面條、希臘調料和意大利咖啡之類,有時她也會自己親手做菜給其他族裔的朋友吃。

Bujari表示,在超市中有族裔食品非常便利,她說自己可不想為了買甚麼,特意驅車跑到離家遠的族裔超市,又費時又耗油,很不合算。

隨著華人移民比例增大,多倫多的華人超市也紛紛開張,而且華人超市裡也有部分其他族裔的人出入。一位熟悉華人超市食品銷售、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說,這些外族裔人士主要是衝著價格來的。華人超市多,競爭激烈,食品價格比西人超市要低很多。超市為了吸引更多顧客,也會出售一些其他族裔的食品,但價格比他們本族裔的超市要低。◇

========================

族裔食品 取中方能制勝

(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綜合報導)人們總是很習慣於從小吃到大的食物,也不是每個人都勇於品嚐其他民族的食品。所以,族裔食品要想在加拿大擴大市場,既需要保持其特有的風味,也要考慮到其他族裔人士的口味和喜好。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Tandoori Oven公司的奎瑞希(Asim Qureshi)是二代移民少數族裔食品創新者,主要生產淹漬類少數族裔雞肉、牛肉和羊肉等。奎瑞希表示,目前人口越越來越多樣化,少數族裔食品前景肯定光明,這一市場目前開發還不夠;但開發少數族裔食品時,要保持其地道風味,同時還要減少香料用量,不至於味道太強烈,才能取勝。

鴻升館老闆Sam對《大紀元》表示,來中餐館的主流社會人士一般對中餐有所了解。中餐館會預備部分西式中餐供客人選擇。如「左公雞」這道菜很少在粵菜館賣,一般都是給西人客人準備的。點菜時,如果點4個菜,店員常常會把另外2個菜推薦為西式中餐菜式,他們很樂意,慢慢的再給他們介紹中國菜。經過比較,他們也會品嚐中國菜了,覺得還是地道的中國菜更好吃,也能接受蒸魚這類菜了。他們也嘗試吃韓國菜、日本菜、越南菜等。

他說,多倫多很多西式中餐館,是專門給西人吃的中餐,如Take Out之類的餐館,裡面賣的就是沽佬肉、雞肉褒、炸龍蝦等食品。

來自印度的卡塔瑞(Kiran Kataria)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企業,目前共僱傭8名工人,日產400箱13種不同印度酸辣醬和調味料,直接向各大主流連鎖店供貨。

卡塔瑞的兒子兼合夥人、擁有科學學士和MBA的瑞希(Rishi)表示,加國食品廠都得符合《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HACCP)標準,確保食品管理安全,這一點也讓加國產食品在海外進口食品競爭情況下更具優勢,因為海外進口食品質量標準可能不太被加人信任。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兩華人申請加拿大移民造假被揭
報告:加拿大移民比本地人更健康
2012年度加拿大移民計劃展望
2012年度加拿大移民計劃展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