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就南海主權問題爭執

【大紀元2012年11月2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東盟國家首腦在柬埔寨召開的東盟峰會上因南海主權問題發生爭執,從而為這屆本來旨在加強區域貿易和政治關係的高峰會議蒙上陰影。

今年的東南亞同盟10國峰會在柬埔寨舉行,美國、中國、日本、印度等6國領導人也將參加會議。法新社11月19日報道說,東盟組織10個國家的領導人本打算在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總理溫家寶前,就南海主權爭端問題達成共識,但這種努力由於中國盟友柬埔寨和菲律賓之間的緊張關係而失敗。

報道說,如果東盟就「南海問題非國際化」達成共識,將會是中國的勝利。因為中國一直聲稱,它對幾乎整個南海都擁有主權,並堅持主張南海問題非國際化、堅持與有關國家開展雙邊對話。主席國柬埔寨曾表示,東盟領導人達成共識,不將使南中國海主權爭端國際化。然而,菲律賓外長羅薩裡奧表示,雖然菲律賓也希望東盟團結一致,但必要時,有權保衛自己的國家利益。菲律賓代表團已向所有東盟成員國領導人發出信函,強調本屆東盟峰會並沒有達成柬埔寨所說的南海問題非國際化的「共識」。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國際關係學教授德雷依爾女士就此表示,這些與中國存在南海主權糾紛的國家一直沒能取得統一立場:

大多數東盟國家,包括菲律賓在內,都與中國有經濟關係。因此,只要有那個國家,例如像菲律賓,一旦提出斯卡伯勒淺灘(即,黃巖島)是我們的海域,你們不能隨意進入,中國就採用經濟手段來報復。就像今年早些時候,中國以停止購買菲律賓的水果來打擊它的經濟一樣,最後菲律賓就不得不軟下來。在今年夏天舉行的東盟區域論壇上,他們也暴露出自己軟弱,因為他們各自之間團結不起來。在東南亞國家中,與中國在南中國海存在主權糾紛的國家除了菲律賓以外,還有越南、文萊、台灣等。除非這些國家團結起來一起在主權問題上與中國交涉,他們不可能成功。

法新社的報道說,在過去兩年,南海糾紛使該區域緊張氣氛上升。菲律賓和越南都譴責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採取進攻性手段。除了菲律賓和越南以外,日本政府最近也發表聲明,強調南海主權糾紛將損害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8日在前往柬埔寨出席東亞峰會前表示,日本希望通過這次峰會,與美國一道在南海建立一個共同「航行規則」。

美國總統奧巴馬11月19日抵達柬埔寨,計劃次日會見中國總理溫家寶。外界預計,美國總統可能會與溫家寶討論南海主權糾紛和由此引發的地區緊張關係,並有可能向中國施壓。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中國學者王軍濤就此表示,奧巴馬可能會向中國方面表示,希望南海局勢保持和平穩定:

「我認為奧巴馬會比較合理的談這個問題,但他不會有太強硬的態度。他會說,第一個你不能威脅國際秩序與和平。可能他還得談的現實一點,就像什麼金融市場啊、好友股票市場,都會受到影響。他會講,中國在這中間也有很大利益。」

柬埔寨總理洪森在東盟峰會開幕式講話時宣佈,力爭在2015年實現東盟共同體的目標,包括:降低和消除關稅壁壘、投資自由化、增進經濟交流與發展;提高東盟組織的工作效率;盡早建立糾紛解決機制和憲章;確保東盟在地區性合作框架中的中心地位,即,東盟10+1和東盟10+3機制;強化東盟國家共同對抗諸如金融或經濟危機之類的區域性和全球性挑戰的能力。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的採訪報道。

(責任編輯: 林遠山)

相關新聞
陳破空:多國軍演  劍指北京
美國與東盟發佈聯合聲明
中柬聯合聲明 胡錦濤欲阻南海問題開議
東盟45年首現裂痕  外界疑中共搗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