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劉兆玄紐約漢字再一次書同文主題演講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天成紐約報導)受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邀請﹐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劉兆玄博士蒞臨紐約﹐11月25日在法拉盛進行了《漢字的再一次「書同文」》主題演講﹐演講內容橫貫古今﹐生動具吸引力﹐贏得兩百多位與會觀眾的熱烈掌聲。

臺北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高振群處長致詞歡迎劉兆玄博士蒞臨紐約演講。他說﹐劉博士是傑出的文化人﹑科技人﹐鐵骨崢崢﹐是公務員的表率。「漢字再一次的書同文」不僅是劉博士的夢想﹐也是大家的夢想﹐圓大家的夢。

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劉兆玄博士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院長﹑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以及東吳大學校長。此次在演講中運用幻燈片﹐結合多媒體影音﹑動畫﹐生動有趣地就漢字的起源﹑應用﹑演變﹑發展進行了闡述。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四千多年前﹐黃帝史官倉頡依照日月山河之形而造字﹐漢字用「形聲」的法則解決了書寫與語音對應的問題﹐成為世上唯一「視覺辨識」的文字系統﹐並維持了一千多年的國際文字地位。

劉兆玄博士認為﹐中華文化的復興﹐漢字是載體。漢字的「書同文」孕育出五千年綿延不絕﹑兼容並蓄的中華文化﹐漢字也是將中華文化廣傳深置於亞洲其他民族的載體﹐直到二十世紀﹐漢字的國際性才逐漸式微。

劉兆玄博士坦言﹐個人電腦發明後﹐因輸入方式採用拼音系統﹐一度懮慮中文的資訊普及化會因此落後。為克服其阻礙﹐數十年來﹐專家學者努力發明各式轉換拼音系統的輸入法﹐直到「中文觸控式手寫板」技術成熟﹐真正屬於漢字系統的中文直接輸入法才堂堂邁入新一代里程碑。

他認為﹐漢字啟發了現代科技﹐如喬布斯對蘋果電腦獨特的字形美學﹑HTC在中文輸入的高準確辨識度﹔漢字獨特的視覺辨識系統正逐漸開拓藝術文創的不同面向﹐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領導潮流﹔漢字還將進一步發揮其特有的高資訊密度﹑成語﹑諺語﹑串詞等優勢。

據統計﹐全球目前有三千多萬非華人在學習華語及漢字﹐用漢字作為載體的文化再一次站上歷史的高峰﹐漢字所載中華文化的文藝復興﹐將為二十一世紀創造新的普世價值﹐漢字國際化的需求與重要性正不斷地被重新評估﹐「傳統漢字」和「簡化漢字」的差異也被日漸重視。為此﹐中華文化總會運用雲端技術建立了以中華語文為核心的「中華語文知識庫」﹐將兩岸字詞的形﹑音﹑義的差異列做比較﹐使所有漢字使用者很快就能達到「正體」﹑「簡體」皆識的水準。

劉兆玄博士表示﹐知識庫的計畫理念由「文化傳承」﹑「文化交流」﹑「文化普及」構成﹐當全球華人都認得「傳統漢字」與「簡化漢字」後﹐其未來發展將由使用者決定﹐兩岸的政策上應提倡﹑促進漢字識字書寫的接軌﹐「第一次書同文」是於秦朝時﹐以霸道方式達成﹐他希望「再一次的書同文」透過使用者王道﹑民主的方式演化而成。

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董事長郭思平表示﹐此次講座在大紐約區大專院校校友會聯合會﹑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美東空小聯誼會的協辦和多方的支持下取得成功。劉兆玄博士有心弘揚傳播中華文化﹐把兩岸文匯上的差異統一﹐進行文化的溝通﹑統一合作﹐非常了不起﹐他的構想宏大﹐演講精彩﹐不僅講出為何要進行再一次的書同文﹐還講出了中華文化文字的奧妙之處﹐很有收穫。中華文化讓海外華人有了歸屬感﹐聯誼會舉辦活動將大家聯繫在一起﹐以後還會舉辦更多活動﹐讓客居海外的華人有一個互動。

(責任編輯:索妮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