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攝影第一人

——記丹麥著名藝術攝影師柯蘭
吳馨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1月09日訊】第一次聽說柯生•柯蘭(Kirsten Klein)是因為我的婆婆收藏了一套名為《靈福瑤-人傑地靈(Limfjorden – Stemmer og steder)》的書,書共分兩冊,大大的,裡面介紹了靈福瑤周邊地區的文化歷史。書中最令人讚歎的莫過於表現天水之間變幻莫測風雲的藝術攝影,讓人隨著攝影師的鏡頭,倘佯於藍天碧水,感受靈福瑤的自然美景和藝術帶給人的忘我境界。婆婆告訴我,攝影師叫柯蘭,就住在附近的母親之島(Mors)上。

第二次聽說柯生•柯蘭,是我去拜訪丹麥著名的雅各布延森設計室(Jacob Jensen Design)那次,總裁題夢思•雅各布•延森(Timonthy Jacob Jensen)在介紹自己產品的同時,指著牆上的大幅黑白作品說:「她,你應該去拜訪一下。」

第三次聽說柯生•柯蘭,是因為遇到了塞靈畫廊(Galleri Salling)的主人馬提森(Lars Mathiesen),他說他的畫廊經常展出柯蘭的作品。

事不過三,我必須收起自己的惰性,服從於這種感召,不能再一次僅聽別人介紹她了,於是我撥通了柯蘭的電話,我們約好了在她家見面。

登門拜訪藝術之家

柯蘭在準備她的飛鳥展。(攝影:童景/大紀元)

柯蘭的家就在路旁,沒有漂亮現代的車庫,也沒有婷婷玉立的信箱,在綠蔭的掩映下,我站在了門外,門上沒有門鈴。我有些躊躇,於是小心翼翼地敲敲門,沒有人回應。 我圍著房子轉了一圈,又回到門前,藝術家難道都是這樣難以捉摸?一低頭,卻驚見腳邊的石頭上寫著:Kun.sten。這是一個丹麥語的雙關語, kunsten是「藝術」的意思,但kun sten表示「只有石頭」。真有意思,原來登門也可以是一種藝術。我於是試著打破常規,走到車庫邊,推開半舊的門,「闖入」了藝術家的殿堂。

家住靈福瑤水邊

柯蘭的攝影很大程度受到了中國水墨畫的影響。(攝影:童景/大紀元)

柯蘭和她的丈夫在聽到我的聲音後,迎了出來。我頓時被熱情和笑聲包圍起來,完全不是想像中黑白的柯蘭,她的笑聲和關愛充滿了色彩。

柯蘭帶我來到了她家的客廳餐桌前,落地而前凸的大窗門能讓人視野開闊,可以直接看到花園裡的花草樹木和不遠處靈福瑤的水。今天有點雨,水天漫漫,好似江南的雨季。柯蘭說她常常在這裡休息、靜思,大自然的變化常常透過窗門,化為靈感向她撲面而來,告訴她立即帶上照相機,去追捕那天邊的雲彩,記錄它們的行蹤。

天地山水

柯蘭的攝影分格非常獨特,真可謂是一方水天成一方藝術。(攝影:童景/大紀元)

丹麥沒有高山,因為這裡的人不用上山入仙境,這裡的天離地球很近。柯蘭曾這樣描繪天上的云:「地平線上最美的光線是因為受到了地球和海洋等因素的影響,究其之最當屬天上美妙絕倫的雲,她們有時讓我覺得自己身處變化無窮的高山地帶。」 原來丹麥的高山是蘊藏在無形和變化之中的。

丹麥雖沒有有形的高山,但丹麥充滿了水。柯蘭說丹麥整個都溶在水中,天是水,地是水,人也是水。 她習慣於早晨去拍攝,也是因為晨霧露水會讓光線變化多端,讓照片飽滿,充滿活力和靈氣。柯蘭還告訴我,水代表著潛在意識,人們常常會夢見自己在水中暢遊。這我倒是第一次聽說,我想這也許是水對西方人的特殊含義吧,怪不得,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寫得如此逼真,他曾夢遊過海底世界也說不定呢。

中國水墨畫

柯蘭的部份飛鳥展作品。(攝影:童景/大紀元)

柯蘭的攝影風格非常獨特,雖然很多人常把她的攝影作品和同樣記錄風景的其他攝影相比,但柯蘭自己認為現在還沒有第二個人的作品和她的類似。 這真可謂是一方水天成一方藝術。柯蘭喜歡黑白,在她的作品中常會出現一些全白,一些全黑,然後在這兩者之間,層層層層的灰色,這是她最喜歡的一種表達方式。

我告訴她,她的描述讓我想起中國道家的陰陽和中國的水墨作品。柯蘭點頭承認,並突然說,如果說是甚麼對她的攝影風格最有影響,那麼就應該是中國的水墨畫。她記得自己在小時候看到過一本關於中國水墨畫的書,曾經令她非常嚮往。 點點滴滴,虛虛實實,變幻莫測,那就是她對那個黑白世界的印象,也影響了她選擇攝影藝術作為自己的專業。

與自然對話

柯蘭的母親是瑞典人,父親是丹麥人,她於1945年出生於斯德哥爾摩,兩歲的時候隨父母來到哥本哈根居住。後來因父母離異,她又隨著母親來到了靈福瑤邊。 柯蘭的童年並不快樂,因為她的獨特背景,常被同學不理解,並受到很多的嘲弄,因此這裡的水天美景,這裡的風雲變化成了安慰她的良藥。 常與天地自然對話的她練就了一雙觀察天地的眼睛和一個坦蕩無執的心靈。

柯蘭到過很多地方,她認為每個地方都非常的獨特而美妙。 但不管到甚麼地方,她都彷彿在家裏一樣自在。 也許這正是出自於她與天地對話的習慣吧,無論身處何地,天和地永遠是同樣的那一個。

飛鳥展

柯蘭除了用攝影鏡頭記錄天地雲水的變化之外,在她的畫面中最常出現的動物就是飛鳥。有黑色大地上的白色飛鳥,也有白色天空襯托下的黑色鳥群多變的造型。她喜歡鳥,因為它象徵著自由和和平。目前柯蘭的30多張飛鳥藝術攝影正在賽靈畫廊展出。

柯生柯蘭簡介:

柯生•柯蘭(Kirsten Klein)出生於1945年,於1966年畢業於攝影專業,80年代末開始使用傳統攝影技術製作她的作品。 1994年她的攝影作品集《海背後之島(Øen bag havet)》出版。此後她的作品常被選做書籍插圖。 2011年柯蘭和丹麥藝術史專家漢斯•愛德華•諾高-尼爾森(Hans Edvard Nørregård-Nielsen)合作出版了《靈福瑤-人傑地靈(Limfjorden – Stemmer og steder)》,該書獲得了2012年丹麥讀者之書獎。 柯蘭是丹麥藝術家協會角落(Corner)的成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姚一彥丹麥報導)在丹麥由於火災而造成的死亡人數過去25年裡並沒有減少。這一現象需要得以解決。社會民主黨認為,需要採取強制性政策,例如要求250萬戶丹麥家庭都裝上煙霧報警器。
  • 美食就像吃得到的音樂,聞得到的顏色,,來看看丹麥麵包帶給人們的驚喜。
  • 最近,隨著中共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及其他受迫害被關押民眾器官一事在全世界大量曝光,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震動與關注。全球各界一致對這個地球上從未有過的邪惡罪行表示憤慨與譴責。丹麥國會議員,人民黨副主席彼得• 斯高如普(Peter Skaarup)就此事分別向丹麥外交大臣與健康大臣提出了三項質詢,提請政府關注此事並向中共表明立場。
  • 德國籍的克勞瑟和日本女友久保田夏子兩年前在柏林邂逅時,他們怎麼都想不到彼此的戀情會在「歐洲賭城」開花結果。
  • (大紀元記者姚一彥丹麥報導)10月2日,丹麥議會結束夏季休假,在開幕式上,首相赫勒•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的演講最多關注的是:兒童、教育和就業機會。
  • (大紀元記者姚一彥丹麥報導)去年,有一輛公交車環繞丹麥,並給一些丹麥人拍照。之後丹麥有關皮膚癌的研究人員對這些照片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令人震驚。
  • 秋日的週末,落葉繽紛。 我和朋友出門,在一個哥本哈根的車站遇到了一位可愛的丹麥年青人。 他穿著色彩分明的襯衫,一頭金紅色的捲髮引人注目。車站邊的灌木上擺放著幾個氣球娃娃。
  • (大紀元記者妖一彥丹麥報導)丹麥統計局九月公佈的歐盟國家價格指數顯示,丹麥物價上漲幅度低於歐盟平均水平。丹麥的通貨膨脹率是2.5%,而整個歐盟的平均通脹率為2.7%。
  • (大紀元記者李璐 林達丹麥報導)丹麥羅斯基勒大學副教授歐勒•布隆(Ole Bruun)是一位中國問題專家,從事對中國的研究已有25年之久,並多次去中國做調查研究。在他深入到中國底層社會去瞭解真實情況時,他本人在極短時間裏就遭受了被非法拘捕和迫害。
  • 他為孩子們做氣球玩具助興已有10個月,非常喜歡這份業餘的工作,因為無論走到哪裡,總是遇到快樂的孩子和友好的家長,不管他做了什麼,孩子們始終以燦爛的笑臉回報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