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 Xinmin:「茉莉花革命」與六.四事件斷想

人氣 1713

【大紀元2012年02月21日訊】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11年2月20日,席捲北非到中東阿拉伯國家的「茉莉花革命」開始蔓延到中國,在中國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人民廣場以及其他幾個大城市,當天皆發生了數百人的聚會,要求中國政府更寬鬆的民主體制,剷除腐敗。這是根據無名人士通過互聯網要求中國民眾從2月20日開始,以後每一個星期日在以上指定地點集會,訴求民主。然而該次通過互聯網發起的集會,由於中國警方的嚴密封鎖和粗暴鎮壓下,僅僅出現在2月20日和27日便被扼殺在搖籃裡了,當月的27日,還有數名參與報導事件的外國記者遭警方扣押,也有數名記者被警方粗暴拉扯扭傷,該事件也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2010年12月17日非洲最北端的國家突尼斯,一位名叫布阿齊茲的失業大學生,在南部地區西迪布吉德市,做擺攤小販,因無牌照遭城管警察驅趕毆打後,就憤而自焚,然而這名以自己的生命來抗議警察粗暴執法的失業大學生,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他的死最終導致突尼斯已執政23年的總統本.阿裡下台。由於突尼斯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再加上政治腐敗,高失業率,社會矛盾不斷激化,民眾積怨甚深,社會動亂步步升級,最終導致一場震驚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因突尼斯的國花是茉莉花,「茉莉花革命」因此得名。

2011年1月15日,獨裁總統本.阿裡逃到沙特,並宣布放棄總統權力,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在位23年的74歲總統本.阿裡是個獨裁強人,專橫跋扈,無法容忍任何人的批評,並將批評他的人送進監牢。

然而,「茉莉花革命」所產生的後續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就如同一顆爆發原子彈的衝擊波,迅速席捲了中東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從2011年1月開始,在短短的數月裡,也門、埃及、蘇丹、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巴林、沙特、約旦、利比亞、黎巴嫩、敘利亞相繼陷入政治動盪的漩渦之中。「茉莉花革命」的波浪效應讓整個阿拉伯世界震驚。

2011年1月26日,埃及爆發「茉莉花革命」,多個地區同時發生大規模的民眾集會,要求總統穆巴拉克下台,2月11日,面對來勢兇猛的茉莉花革命的浪潮,穆巴拉克不得不宣布辭職。

2011年8月3日,穆巴拉克躺在擔架上,被關在鐵籠裡接受司法審判,他成為「茉莉花革命」後首位接受司法審判的前總統,也是埃及歷史上首位接受審判的國家元首。分析人士認為,這場審判對埃及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未來局勢都將產生微妙而深遠的影響。

2011年2月28日,北非國家利比亞發生示威者集會,要求獨裁總統卡扎菲下台。

2011年10月20日 卡扎菲被俘身亡,成為「茉莉花革命」後,首位失去總統權威後而喪命的「獨裁總統」。

2011年1月,也門發生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要求總統薩利赫下台。4月份,海灣地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經濟組織海合會提出了旨在化解也門危機的調解協議,面臨強大的國際國內壓力,總統薩利赫同意交出權力,成立以副總統哈迪為首的軍事委員會管理國家,薩利赫繼續擔任總統,但沒有任何實際權力。

2011年3月15日,「茉莉花革命」蔓延敘利亞,敘利亞南部城市德拉爆發反政府示威,引發敘利亞社會騷亂的直接導火索就是,在當地約15名少年被逮捕,因被指控在牆壁上書寫反政府口號———『人民想要推翻這個政權』。總統巴薩爾 阿薩德侄子掌管的安全機構對這些孩子使用酷刑,導致大批民眾走向街頭舉行示威,在過去的10個月,暴力衝突不斷升級,總統巴薩爾採取武力鎮壓手段,已導致5000多人死亡。

「茉莉花革命」之所以發展迅猛的普遍原因,就是政府的獨斷專制和腐敗,加劇社會矛盾激化,缺乏民主體制,必將導致腐敗,在它波及的國家無不是如此。

分析爆發「茉莉花革命」的深層原因和中國在1989年發生的六.四事件的歷史背景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雖然在中國發生的「茉莉花革命」沒有成功,但並非說明中國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激化中國社會矛盾的專制體制始終存在著。

2011年2月20日,中國政府不惜以一切手段壓制「茉莉花革命」在中國的蔓延,完全是基於上世紀六.四事件中,懂得了這次革命可能危及它在中國的統治,因此要將民主嬰兒扼殺在搖籃裡。

相關新聞
詩歌:中東茉莉花革命的啟示
突尼斯民眾紀念茉莉花革命一週年
蘇信文:永遠不能放棄的天賦人權——自由
鄭濤:世界人民的呼聲——END CCP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