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歐洲若衰退 中國成長率將遽滑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駐華辦公室周一(6日)發布報告下調中國今年經濟成長至8.2%,並表示,倘若歐洲陷入嚴重衰退,北京當局如果不採取國內政策加以應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比基線預測(8.2%)下降多達4個百分點,導致廣泛的消費者價格和資產價格收縮。

IMF發布的《中國經濟展望》(China Economic Outlook)中,將中國2012年經濟成長的預期從去年9月份預計的9.0%下調至8.2%。

中國面臨來自歐洲巨大風險

報告稱,「中國面臨著來自歐洲的實實在在的巨大風險」,如果歐洲的表現不如預期,那麼中國的出口驅動型經濟將遭受重創。而且「中國將因貿易聯繫面臨高度風險。」北京政府有必要祭出大規模國內刺激方案,包括減稅等措施。

據《金融時報》報導,這樣的增長率遠低於北京當局所認定的創造足夠就業以保住執政地位的必要水平。但以往北京政府一直不願運行高額赤字,這意味著在遭遇此種低迷時,政府很可能拿得出相對大規模的刺激方案。

應出台約3% GDP的刺激措施

IMF建議,任何新的刺激方案都應通過北京政府的預算來實施,而不要依賴由貸款支持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或地方政府合同。

中國具備增加財政支出的空間。據《華爾街日報》的測算﹐去年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僅為1.1%﹐不過這一數字仍需要進行相當大的修正。許多經濟學家均表示﹐增加財政支出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增加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IMF建議,北京應出台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大約3%的一系列財政措施,用於降低稅收、購買消費品和企業投資污染治理設備等發放新的補貼、改善社會福利,以及擴充規模宏大的保障性住房計劃。即使歐洲陷入深度衰退,這樣的方案也能保證中國今年的增長率達到7.2%左右。

經濟放緩 壞帳增加 北京難以應對

不過IMF也警告稱﹐北京應通過中央財政預算而不是銀行系統實施新的刺激措施。北京曾於2008年主要通過銀行貸款推出了4兆人民幣(約合6,350億美元)的抗危機經濟刺激措施﹐以消除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

經濟學家目前擔憂﹐一旦經濟增長大幅放慢導致中國主要國有銀行的壞賬增加﹐北京應對新經濟威脅的能力也將大打折扣。

中國去年第4季經濟較上年同期擴張8.9%,創10季來最低成長紀錄,較第3季經濟成長9.1%減緩。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預估,中國本季成長恐減緩至7.5%。◇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大陸經濟結構不當 內需疲軟
大陸經濟學家茅於軾「被禁止出境」
【新紀元】中國大陸經濟難關難過
聯合國:大陸經濟面臨壓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