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然:和溫家寶的「獨立人格」談(下)

鄭欣然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03月20日訊】在傳統為政理念中為政者要作民眾的道德表率,須以仁民愛民為要務,這是為政的關鍵。孔子的「仁者愛人」,那就是要站在百姓的立場上,瞭解民心,順應民意,與民同憂樂,愛惜民力,取信於民。

以溫家寶總理現在國內外享有的口碑,能憑心而論的人對他為政之嚴於律己、於民心繫百姓的恪盡職守的作風,相形於當今中共官員從上到下貪汙腐敗成性,溫家寶總理是被另眼相看的。但他也確實曾經有被期望,也被失望的「躊躇滿志」,終因無法落到實處而失民信的被指謾罵。傾聽他在任職期間的最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坦露的心聲:

「擔任總理已經9年了,這些年過得不易,也不平凡。但我總覺得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做完,許多事情沒有辦好,有不少遺憾。

但是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對於我在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所發生的問題,我都負有責任。為此,我感到歉疚。

隨著經濟的發展,又產生了分配不公、誠信缺失、貪汙腐敗等問題。我深知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我深知改革的難度,主要是任何一項改革必須有人民的覺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我們應該創造條件讓人民提出意見批評政府。

努力以新的成績彌補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諒解和寬恕。

在我擔任總理期間,確實謠諑不斷,我雖然不為所動,但是心裡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這種痛苦不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痛苦,而是我獨立的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我對社會感到有點憂慮。」

溫家寶總理是理智的,他看到了中國人民苦難的癥結,看到了中共的體制是製造一切矛盾的根本禍根。他清醒的認識到如果中共的政治體制不改變,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但面對現實,「迫切與無奈」成了溫家寶總理即憂患於人民又無奈於推動政改的複雜的政治情愫。也正因為他有「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永遠和人民在一起」的信念,而鑄就他「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奮鬥一天」的鐵血丹心的悲情告白。

話說到此,應該說溫家寶總理是中共體制中難能可貴的有良心的官員,也是被大多數中國民眾同情的政治人物。他幾年來執意推動中共政改,無人呼應,無法撼動中共體制本質的暴力和專制,他被謠諑不斷,造成失信於民,「心裡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獨立的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對社會感到有點憂慮」,他表示還「將堅持人言不足恤的勇氣,義無反顧地繼續奮鬥。」其實,秉承了中華傳統智慧的溫家寶總理應該意識到他「不能彰顯獨立」的要素——是被受制於中共的體制,在共產黨統治的機體之內,他「獨立人格」哪能有發揮良性效應的空間呢?

看清時事的「政局」外的人這樣勸溫總理:您意欲要「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社會民主模式,那社會主義是什麼?有學者研究指出,從理論看,中共宣稱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公有制+按勞分配」。而現實卻表現為:「公有(國有)=共有=共產黨所有」;「共產=黨產=共產黨佔據全社會財產」;「按勞分配=按官分配」,黨和政府不勞而獲、且是「按需分配」。您說您為什麼還抱著「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的現存嚴酷社會現實執迷不悟呢?共產黨都啥樣了,您這些年在黨內見多了結黨營私的派系殘酷內鬥、民間維權的鎮壓與抗暴的見怪不怪,您說您知曉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與朝代更迭的歷史必然性,怎麼「獨立的人格」不獨立且被中共「綁架」了呢?

歷史走到了今天,歷史選擇將拋棄中共。這是由中共作惡的本質決定的,這一點明智的人都是清楚的。選擇順應歷史的潮流與大趨勢,那就成就歷史新紀元的「時勢英雄」;反之選擇了中共,那就是等待與中共一併被歷史所淘汰。

溫家寶總理,您善良、正直,有「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格魅力,讓您的「獨立人格」綻放光彩吧,請做出獨立、明智的選擇。

相關新聞
鄭欣然:好一個「龍抬頭」
鄭欣然:「鬥爭哲學」與「和為貴」
鄭欣然:自古就有「王薄」的下場
鄭欣然:中國人被「獸性」有起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