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義無返顧

程實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17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意思是應該做的事,不須回頭看看。比喻做正確合理的事,只有上前,不容徘徊後退。

【例句】只要你認為是正確的事情,就義無反顧地去做吧!

【近義;反義】一往無前 當仁不讓;畏縮不前 畏首畏尾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武帝派唐蒙負責修治通往夜郎、巴中的西南要道。但唐蒙過多地徵集民工修路,還殺了當地的首領,引起了當地人民的暴亂。漢武帝命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責備唐蒙,並向巴蜀百姓講明修路的原因。

於是,司馬相如寫了一篇文告,說明了驚擾當地人民,殺掉首領、長老,並不是皇帝的意思,望當地百姓諒解。但也希望巴蜀人民瞭解國家法令制度,認識修路的必要性。司馬相如在文告中,進一步指出:「那些守護邊郡的士兵,一旦得到緊急軍情,都應該馬上拿起兵器,披掛上馬,流血流汗,唯恐落後。戰鬥的時候,為了保衛國家疆土,勇敢地衝上前去,而不能回頭向後,轉過腳跟逃跑,人人應懷著對敵憤慨之心,打起仗來就像報私仇一樣…

司馬相如的文章,寫得非常有說服力,修路的工程順利地完成了。後來,人們將「義不返顧」寫成「義無返顧」。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鄭思肖愛畫蘭花,畫的墨蘭沒有土根,卻生動逼真,朋友們都讚歎不已。但有人問他:「先生畫墨蘭,為甚麼不畫土根呢?」
  • 孟子同他的學生萬章閒談,說起孔子當年十分厭惡那些「鄉願」,說他們道德敗壞,實在可恨。萬章聽了,不明白「鄉願」到底是些甚麼人。
  • 荊軻緊緊追趕,朝廷上的大臣慌了手腳,他們手中都沒有兵器。衛兵又全在殿下,沒有命令不得上來。
  • 銅馬軍的將領憂心忡忡,他們感到自己原來是劉秀的敵人,將來一定不會有好日子過,甚至擔心將來劉秀會殺死他們。
  • 一天,有個崇尚縱橫之術的人,名叫景春,來問孟子。
  • 這四種,是立國的基本道德,如果都喪失的話,用甚麼來維護自己國家的生存呢?
  • 墨子的學生禽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
  •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俠義好助。
  • 西漢時期,漢武帝讓趙禹擔任御史,同張湯一起負責制定國家法律。
  • 宰予因為長得儀錶堂堂,能說會道,孔子很喜歡他,認為這個學生將來一定很有出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