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1935年影星阮玲玉自殺

人氣 13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岳青綜合報導)歷史上的今天,1935年3月8日,中國早期著名影星阮玲玉,因不堪忍受社會及輿論的侮辱和迫害,服毒自殺身亡。消息傳出,各界為之震驚。阮玲玉原名阮鳳根,學名阮玉英(1910——1935),廣東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關村人。一生僅僅只經歷了短短的25年歲月。

在她從事演員工作先後不到10年裡,共主演29部電影。她創造了眾多的不同階層、不同命運、不同性格的婦女形象。人物大多身世悲慘,經歷坎坷,屢遭磨難而一直奮鬥不息,雖然最終都是以自殺、出家、入獄、慘死為結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純潔美好的心靈。

母女相依為命

阮玲玉的父親在她6歲時病故,她隨母為人幫傭,母親節衣縮食,讓她上學讀書於上海崇德女子中學(現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這個時候阮玲玉也是在她母親身邊一點一點地長大了,阮玲玉的母親一直覺得自己給人家當保姆是抬不起頭來的,所以她一直關照阮玲玉,你出去千萬不能說,你是保姆的女兒。因為那個時候被別人知道了是一個傭人的女兒,會被歧視。

以後就是因為這樣一個自卑的心理,導致了阮玲玉的悲劇,這是一個伏筆。

阮玲玉(網絡圖片)

阮玲玉的演藝生涯

1926年的一天,阮玲玉的心情緊張不安。在母親的陪同下,她參加了《掛名夫妻》這部默片女主角的應試。考試中,阮玲玉以她清新脫俗的書卷氣讓包括導演卜萬蒼在內的考官們眼前一亮,又用與生俱來的表演天賦過關斬將,獲得了第一個演出機會。

應試相當順利,可試拍時玲玉卻緊張得不得了,這畢竟是她平生第一次面對鏡頭,一種全新的生活即將開始,但她顯然有些手足無措。一連試拍了三次均告失敗,膠片作廢。此時導演卜萬蒼有些失望,助手勸他更換演員,面對玲玉一臉的難過和自責,他也左右為難。

就在這時,鄭正秋先生(中早期電影的奠基人之一),他看到阮玲玉時,就隱隱感到這個外形,氣質,頭腦都過人的女孩子,是個可造之才,將來定能成器。在他的勸說下,卜萬蒼最終決定了,就用阮玲玉來飾演片中的女主角。事實證明,阮玲玉的表演並沒讓他失望。經過了幾次試拍,她漸漸克服了緊張的情緒,適應了片場的氣氛。

《掛名夫妻》中,阮玲玉在拍攝時觸景生情,不禁想到了自己悲楚的身世,英年早逝的父親,和現在不明不白的身份。因此情緒非常飽滿,演出效果十分理想。影片公映後受到廣泛好評。就這樣,她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在「明星」,她邁出了艱難但成功的第一步。

在「明星」的兩年中,她出演了幾部鄭正秋編導的家庭倫理片,反響不錯。後來,武俠片大行其道,這跟阮玲玉的戲路很不契合,所以她根本無心拍攝。為此她在「明星」也漸受冷落,最後她離開了「明星」,轉到了「大中華百合公司」。但是這個決定顯然是一錯再錯。公司拍的電影不是時裝片就是武俠片,都是些電影糟粕。

最後,1930年她來到了「聯華影業」,這一次她邁對了事業上的一步。主演該公司創業作《故都春夢》,扮演妓女燕燕獲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

阮玲玉端莊大方,清麗脫俗。對待表演藝術,她勤奮刻苦,傾注了全部的熱情,不懈追求。表演中,她能夠準確地體味人物的情感,捕捉到人物感覺,並用適當的眼神、表情、動作準確地表現出來。這種準確的內心感應力和形體表現力結合得又非常自然,顯示出她卓越的才華和非凡的功力。

在30年代的中國影壇上,她以重拍次數最少而成為導演們樂於與之合作的演員;又以使觀眾「每片必看」而成為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阮玲玉(網絡圖片)

作品風格

阮玲玉的作品風格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多主演通俗社會片,甚至神怪片,飾演低下階層,如妓女一類人物;或者是在舊社會受欺壓而不反抗的弱女子。後期受新興電影運動影響,表演風格有所轉變,轉折點是在卜萬蒼導演的《三個摩登女性》中飾演對舊社會覺悟的女工周淑貞。其後主演的作品如《香雪海》(飾演農村婦女、尼姑)、《小玩意》(飾演抗日的農村手工藝人)、《神女》(飾演妓女)、《再會吧,上海》(飾演女教師)等,演活了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女性形象。有人讚譽她為中國的嘉寶、褒曼。

其中《神女》(1934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阮玲玉以精湛的演技,把一個品格崇高的母親與一個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蹟般地融合為一體,出神入化,令人心靈為之震動。她「清麗優美的表演風格和善於刻畫人物性格的天才演繹,使得影片在不可能憑藉對話(因當時是默片時代),而又極少使用字幕的情況下,卻以自然質樸而又蘊涵深刻體驗的表情和形體動作、細膩、準確、傳神地表現出人物思想的躍動和靈魂的震顫,從而使該片成為默片時代的經典作品,代表著默片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導演吳永剛曾用「感光最快的膠片」作比喻,給予她高度讚譽。

阮玲玉的感情生活

阮玲玉生活當中的三個男人:張達民是阮母幫傭的張家小少爺。唐季珊當時在東南亞是一個特別著名的富商,他是做茶葉生意的,曾送給阮玲玉一棟三層樓的小洋樓。蔡楚生是位很有才華的導演。

*張達民

演藝事業成功啟航的同時,阮玲玉的感情生活卻瀕臨觸礁。當時她在拍《掛名夫妻》,可自己的生活卻落得個無名無分的情境。

隨著阮玲玉在電影界開始小有名氣,收入更是日漸豐厚,終於她使母親過上了殷實的生活。可就在這時,張達民卻因揮霍無度被張母趕出了家門。沒有了經濟來源的張達民從此就全靠阮玲玉養活。

阮玲玉曾不止一次替他找好了既輕鬆又體面的工作,但每次的結果都是張達民逃跑,留給她殘局處理。時間長了,阮玲玉發現張達民是生性懶惰,總想一勞永逸,一本萬利。他把掙錢的希望全寄托在賭馬上,根本不可能踏踏實實地做點事。除此之外,張達民是世家子弟,從小揮霍無度,驕奢淫逸,任他有多少家財,也會吃光用盡。在阮玲玉前往北平拍攝《故都春夢》外景期間,他在上海盡情豪賭,把分得遺產所剩的1萬多元錢,全部賭光輸盡了。

阮玲玉漸漸意識到,自己怎麼能夠把終身托付給這樣的男人?!於是她決定跟張達民分手。這時,張達民的無賴本性暴露無遺,他倒打一耙地說阮家母女合謀誘騙世家子弟,並揚言若阮玲玉跟他分手,他就把母女倆告上公堂。

阮玲玉的心被傷害得支離破碎。她平生的第一次情感經歷徹底失敗了。悲痛欲絕的阮玲玉,選擇了服藥自盡,這天她吃下了半瓶安眠藥。她在服藥昏迷之後被人發現救活。從此以後,阮玲玉與張達民之間6年的感情如破鏡再難重圓。

*唐季珊

唐季珊在「聯華」這種大公司,擁有股份。和很多見過阮玲玉的人一樣,唐季珊很快就被阮玲玉的美貌所吸引。他以自己受女明星張織雲的欺騙為幌子,以溫柔多情為掩護,誘使阮玲玉對他產生了一種惺惺相惜的依戀情緒,再加上他外表風度翩翩,溫文爾雅,這對看慣了張達民肆意妄為的阮玲玉來說,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那時,阮玲玉正在拍攝《城市之夜》。唐季珊便經常捧著鮮花到片場探望。在拍攝外景時,他對全劇組的人慇勤備至,為他們安頓好吃住,當然更是對阮玲玉關照有加。這讓阮玲玉對他印象很好。阮玲玉喜歡跳舞,唐季珊就對她頻頻發出邀請,兩人的身影經常同時出現在各大舞場。媒體也緊隨其後,故意編造關於兩人的花邊新聞。其實這正中唐季珊的下懷。於是唐季珊乾脆就要求阮玲玉跟自己同居。還信誓旦旦地對阮玲玉說:「張達民在你身上搾取錢,我要在你身上用錢。」阮玲玉聽後甚為感動。她的朋友們也紛紛為唐季珊說話:「他當然比張達民好。」

就這樣,唐季珊很快贏得了單純善良的阮玲玉的芳心。阮玲玉是天生敏感細膩的,但對別人卻絲毫沒有戒心。她總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所以始終沒有察覺潛伏在身邊的危險。

唐季珊為她在新閘路上的沁園村裡購置了一棟三層別墅。他的這個舉動正好實現了阮玲玉一直夢想的幸福生活——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和一個溫暖的家。面對這份遲來的幸福時她是那樣欣喜若狂。最後她深深地沉浸在這種「被愛」的幸福之中不能自拔,準備以身相許。從此阮玲玉便將唐季珊看成了她生命中最堅實的依靠。

1933年,經唐季珊出面,阮玲玉與張達民訂立了以「每個月貼張達民一百元,貼足兩年」為條件的脫離關係約定。為了維護阮玲玉的聲譽,這作為私人約定沒有見報。

阮玲玉認為從此能夠一心一意專心於電影事業。然而,她的美夢再一次被殘酷的現實擊碎了。事實上,唐季珊在家鄉早有妻室。那是他創業時期的資助人,他正是憑藉丈人家的財大氣粗,才經營起茶葉生意,飛黃騰達的。所以,結婚的承諾遲遲沒有兌現,他根本無力與原配離婚。單純的阮玲玉再一次陷入了重重危機。

其實,唐季珊的脾氣很暴躁,經常當眾呵斥阮玲玉,有時甚至會拳腳相加。他完全拋棄了最初的承諾,將阮玲玉視為專屬品,任由他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影星張織雲曾不無坦白地告訴阮玲玉:「他雖然現在和你住在一起,但也只會跟別人說他又找到了一個比張織雲更漂亮年輕的女明星。」還說:「玲玉,你我不熟悉,可我們是同行,希望你別再走我的老路,你戲演得好,比我有成就,更要珍惜自己,千萬要珍惜啊!」

阮玲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發現唐季珊有了新情人,是一個當時的影壇新星。從此以後,唐季珊便很少回家,經常帶著那個女人出入各種公眾場合,招搖過市。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愛情的背叛將阮玲玉本來就苦不堪言的情感生活摧殘得體無完膚。這一次,唐季珊的始亂終棄給她帶來的打擊更甚於張達民的墮落。

*蔡楚生

她曾向人哭訴說:張達民把她當做搖錢樹,唐季珊把她當做專屬品,他們都不懂得甚麼是愛情。然而,在拍攝《新女性》的過程中,她被導演蔡楚生的才華和善良所打動,萌生了愛慕之情。但這段真摯的感情最終因為蔡楚生的懦弱而早早夭折了。

25歲自殺離世

自從阮玲玉離開張達民之後,他一直就對她懷恨在心。而此時張達民也否認訂有離婚協議,於是他開始在報紙上對阮玲玉大肆誹謗,把兩人曾經的是是非非添油加醋地向媒體報導,準備利用社會輿論擊垮她。

與此同時,張達民幾次三番地敲詐早就惹惱了唐季珊。兩個男人不顧阮玲玉的感受,在報紙上相互控告不斷,最終兩人把事情鬧上了法庭。法院遂定於3月9日傳訊阮玲玉。

這出鬧劇讓阮玲玉頓時成了大小報紙上桃色新聞的主角和人們飯桌上的談資。

此時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剛剛公映,片中的女主人翁被惡意造謠的記者逼迫致死,這正擊中了當時黃色小報記者的要害。於是右翼報刊和黃色小報記者意圖甩掉包袱,他們藉此事件向阮玲玉大潑污水,一時間流言蜚語幾乎將阮玲玉淹沒,阮玲玉案件即刻成為轟動整個上海灘的頭號醜聞。

1935年3月7日深夜,25歲的阮玲玉服下她為自己預先準備的三瓶安眠藥,平靜地跟這個已經帶給她太多創痛的塵世訣別,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悲劇的意義。這不是她第一次選擇死亡,但這一次她終於如願了。

電影皇后阮玲玉自殺的消息傳開,整個上海為之惋惜。遺體出殯那天,上海各界二十多萬人走上街頭,抬著她的巨幅照片沿途為阮玲玉遺體送行,這是當時上海灘最盛大的群眾聚會場面。

出身的秘密

阮玲玉她是保姆的女兒,可以說一直到阮玲玉死都沒有人知道,也就是說張達民一直到最後出了一本書《我和阮玲玉》,並且在書面上說,句句是實話的那本書裡面,他都沒有寫阮玲玉是保姆的女兒,就是說張達民在阮玲玉死了以後,他還是良心有所發現的,他還是為阮玲玉守住這個秘密的。這個秘密最後是在1957年的時候蔡楚生悼念阮玲玉逝世二十二週年的時候披露的。

附:阮玲玉之遺書

*唐季珊交出的遺書

我不死不能明我冤,我現在死了,總可以如他心願,你雖不殺伯仁,伯仁由你而死,張達民我看你怎樣逃得過這個輿論,你現在總可以不能再誣害唐季珊,因為你已害死了我啊!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可是,他恩將仇報,以冤來報德,更加以外界不明,還以為我對他不住。唉!那有甚麼法子想呢?想之又想,惟有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思明商學報》刊登的遺書

就在唐季珊向社會拋出了阮玲玉的遺書後不久,有人又在一家發行量很小的讀物《思明商學報》上意外地發現了一份阮玲玉的遺書,此遺書是後來與唐季珊同居的女明星梁賽珍提供的。 (當這份遺書發表以後,梁家的姐妹就是梁賽珍和梁珊珊從此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


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


季珊:沒有你迷戀「XXX」,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唐季珊前女友),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阮玲玉的養女)。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惟有你可以靠了!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獨來獨往的保守女子 吳倩蓮就是“阮玲玉”
《阮玲玉》日夜忙碌搶戲 吳倩蓮:頭皮都要破了
追憶阮玲玉--故都春夢成舊事 野草閑花滿地愁
電視劇版《阮玲玉》面世 吳倩蓮表演盪氣迴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