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预防骨质疏松 增强好骨力

(Fotolia)

人气: 92
【字号】    
   标签: tags:

骨质一旦流失就很难再修补回来,为了预防骨质疏松与减缓骨质流失的速度,除了每日要摄取足够的钙质,还有哪些方式能有效抑制骨质流失呢?

【大纪元记者李郁玫台北报导】在正常的老化过程中,骨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流失,也就是原本致密的骨头变得中空疏松。骨质流失初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多数人发生骨折之后,才惊觉罹患骨质疏松症。如何避免钙质从骨骼组织中流失而引发并发症?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吕宗宪指出,骨质疏松主要成因是由于破骨细胞的活动力大于造骨细胞而失去了平衡,导致骨质流失。所以一旦发现背痛、身材变形(例如:驼背)、丧失行动力、身高变矮等状况,要警觉是否罹患骨质疏松。

台大医院北护分院院长蔡克嵩指出,易发生骨质疏松的族群为老年人、骨质密度低者、身材太瘦者以及女性。此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小于20,其骨折风险也会增加,所以维持正常的体重,能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乳类食品是补充钙质的主要来源,蔡克嵩表示,有结石问题者必须适量摄取钙质,如果超过建议食用量也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他表示,许多市售饮料有添加磷酸,摄取过量会干扰肠道吸收钙质。人体中的磷与钙处在一种平衡状态,当体内的磷过高,骨骼中的钙会游离出,而造成骨质流失,因此要尽量少摄取含磷酸的饮料。医学研究显示,茶和咖啡并不会对骨头密度和骨折有太大影响,可以适量摄取。

吕宗宪提醒,人体维生素D不足在全球已是普遍现象,因此要每天晒太阳,日常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根据美国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NOF)建议,50岁以上的成人,每日应摄取1200㎎的钙质及800~1000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另外,做任何运动是否都有其效果?蔡克嵩表示,据研究统计长期保持慢走的运动习惯,可以增加骨头密度,这种载重性的运动是预防及改善骨质疏松的有效方式,对于老年人也比较安全。@◇

引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子

1. 营养不足
2. 缺乏运动
3. 太早停经
4. 晒太阳不足
5. 有家族病史
6. 骨质密度较低
7. 年龄超过50岁
8. 长期抽烟喝酒
9. 长期使用类固醇
10. 身体质量指数过低
11. 行动不便的失智症患者
12. 妇女连续怀孕者(2年以上无经期)

骨折常见部位 

 類別比較

發生部位

發生率

年齡

女性:男性

骨組織類型

脊椎

35%

>55歲

4:1

海綿骨

腕部

17%

>65歲

3:1

海綿骨

髖部

18%

>75歲

2:1

皮質骨

(吕宗宪医师提供/李郁玫整理制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