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十萬人將再因地質災害搬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4月17日訊】中國媒體4月17日報導,三峽大壩在進行了三次175米實驗性蓄水後,地質災害防治形勢非常嚴峻,將又有約10萬人將面臨搬遷。據中共官方2007年公佈的移民總數就高達140萬,預計2020年移民人數將達到400萬。

專家力阻大壩上馬

早在1986年三峽工程立項討論時,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從地質、環境、生態、軍事諸方面痛陳三峽工程的危害,他預警了三峽水庫蓄水後卵石淤塞重慶、四川水患、浩大的工程開銷和必將釀成禍患的移民安置等問題。

黃萬里教授研究認為,三峽工程是「禍國殃民的工程」,「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於是他先後三次致書時任中共黨總書記的江澤民,指出根本不可修建這一禍國殃民的工程。他回憶,共給當局六封信,附了六篇文章,卻沒有收到一次回信。

中共當局不顧專家的科學建議,官員與其御用文人相互勾結,利用造假數據的形式如大壩建設經費、大壩的地質考核數據、造成的移民人數等,矇蔽的全國人大代表,於1992年全國人大以67%的最低贊成票宣告三峽上馬;1997年11月8日,長江三峽截流,然而大壩自上馬以來,短短的十幾年的時間,就導致一系列社會、自然災害等嚴重問題。

大壩淹沒了周邊13個城市 移民預計達400萬

大壩蓄水面積1084平方公里,超過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武漢市市區(1024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個600多平方公里大的一個人工湖,範圍涉及湖北省和重慶市的21個縣市,150多處國家級文物古蹟。大壩工程淹沒了周邊13個城市,140個鄉鎮和1300多個村莊。

三峽的移民問題。在1992年說服人大代表通過決議時,經過中共所謂的科學家的論證是113萬人,但在2007年中共官方公佈移民總數已達140萬。為保證庫區水質,重慶預計在2020年還將移民400萬。

而世界上移民人數最多的水庫大壩工程是印度的薩爾達.薩羅瓦大壩工程,移民人數為32萬。

據水利專家王維洛先生研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的歷史中,水庫移民總人數已經超過2千多萬。水庫移民是中國貧困人口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三分之二的水庫移民在搬遷之後就陷入貧困狀態,而且往往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也無法擺脫這個貧困狀態。

很多外遷移民因土地、生活習慣及其它社會問題無法融入遷入地,紛紛回流,導致不少社會問題發生,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是社會不穩定因素。

修建費用也是世界第一
修建費用也是世界第一。官方數據是230億美元,約1,800億人民幣,但中共內部已經承認花費已達6,000億元。加上張光斗自己預測的未來水庫水污染處理費3,000億元,早已超過一萬億。

地質災害不斷 可能引發地震

大陸記者趙世龍的《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三峽》揭示三峽工程的修建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三峽2003年成庫蓄水僅三個月,川鄂多口被廢棄的古鹽井爆發天然氣井噴;同年底庫區發生地震;三天後巴東發生舉國震驚的天然氣井噴,毒死244人。

大壩建成後,接著是川東百年不遇的大旱,酷熱天氣創記錄,達攝氏45度,守住長江黃金水道的重慶地區八百萬人飲水困難。

根據監測結果,水庫蓄水後整個三峽地區微震活動明顯增加;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水庫引發地震」。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望平在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網站上發表的報告顯示,這個地區在2006年9月蓄水水位提高後的七個月裡,有記錄的小型地震多達822次。

長江流域罕見旱災 生態環境遭破壞

大壩的危害也堪稱前所未有。大壩建成以後,重慶、四川、湖北和長江下游氣候異常,高溫、乾旱、洪災空前嚴重。如果大壩遭到恐怖襲擊,或者因為質量問題而導致潰堤,專家認為,大壩下游數省瞬間就會被淹沒,其破壞的嚴重程度遠不是美國9/11事件可以與之相比的。

2011年3月,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出現乾旱,處於歷史同期的最枯水位。5月以來,長江流域多省遭遇數年來最嚴重乾旱。長江枯萎水位太低,航道變窄;兩湖洞庭湖和鄱陽湖萎縮成溝。

洞庭湖水體銳減,比歷年同期平均面積偏小六成,濕地生態受到嚴重影響。而在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000多畝水面只剩下1,000多畝,鄱陽湖濕地9個子湖中已有8個乾涸。原本一望無際的湖面變成大草原。

大面積水生植物面臨滅頂之災,位於鄱陽湖的大湖池是每年越冬候鳥棲息的核心地區。鄱陽湖周邊的農田都是乾枯的狀態。湖裡的死魚隨處可見, 5月20日,湖底裂痕10公分以上,魚類、蚌類、植物大面積死亡,湖底可以行駛汽車。

一時間民怨鼎沸,三峽工程再次陷入激烈爭議。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三峽大壩將迎二次洪峰  一億多人受災
王維洛: 揭開三峽大壩防洪功能的面紗
洪水過後 垃圾危及三峽大壩
洪水過後大量垃圾危及三峽大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